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癥狀診斷
一、癥狀
1.癥狀與體征
主要表現為頸側區或鎖骨上窩出現堅硬如石的腫大淋巴結。初起常為單發、無痛,可被推動;以后很快出現多個淋巴結,并侵及周圍組織。此時,腫塊呈結節狀、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腫塊可發生壞死,以致潰破、感染、出血,外觀呈菜花樣,分泌物帶有惡臭。
轉移癌的原發部位不同,其癥狀及體征又各有特點。
(1)原發于頭頸部的轉移癌:多分布于頸內靜脈區淋巴結,表現為沿胸鎖乳突肌周圍淋巴結腫大,鱗狀細胞轉移癌一般甚硬;但少數可因組織壞死、液化而呈囊性,單個或數個,進行性增大,常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終至固定。一般無痛,大多伴有原發癌所產生的癥狀和體征。
(2)原發于胸、腹以及盆腔等處的轉移癌:主要出現在左鎖骨上區淋巴結,少數亦可在右鎖骨上頸內靜脈下或中區,個別可在頜下、上頸甚或頸后三角區出現。皆屬晚期,多伴有原發癌所發生的癥狀及體征。
(3)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多見于50~60歲男性。轉移癌部位不限,以頸中l/3以下至鎖骨上區占多數。一般缺乏原發灶所產生的癥狀或體征。
2.臨床分類分期
2002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與美國癌癥分期聯合委員會(AJCC)修訂了頭頸部腫瘤TNM分類分期標準(UICC與AJCC-2002)。
T:原發腫瘤。
Tx:原發灶無法評估。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is:原位癌。
N:區域淋巴結。
NX:區域淋巴結無法評估。
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3cm或3cm以下。
N2: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直徑大于3cm,小于6cm;同側、多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小于6cm;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小于6cm。
N2a: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直徑大于5cm,小于6cm。
N2b:同側、多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小于6cm。
N2c: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小于6cm。
N3:轉移淋巴結,直徑大于6cm。
二、診斷
凡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頸部淋巴結持續性腫大,無急性炎癥或結核性表現,經保守治療2周無效,尤其腫大淋巴結硬,周圍組織粘連時,須排除轉移癌,須詳詢病史并查找原發灶。
頸部淋巴轉移癌的診斷步驟可參照2000年全美腫瘤網(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ce Cancer Network)建議的診斷處理方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