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強直癥狀診斷
一、癥狀
1.臨床癥狀
(1)該疾病多呈顯性遺傳,亦見隱性遺傳或散發病例。癥狀常在出生后存在,至青春期較顯著,可能出生就存在全身性肌強直,不伴肌無力和肌萎縮,至兒童早期癥狀才進展,成年期趨于穩定。主要表現為肌肉強力收縮后不能立即松弛,例如用力握拳后須較長時間才能松開,發笑后表情肌不能立即收住,常引起他人詫異不解,咀嚼后張口不能,用力閉眼如打噴嚏時可產生痙攣,邁步困難等癥狀,有些病例在久坐后不能立即站起,登樓困難,靜立后不能起步,夜間起床時起步困難。嚴重者跌倒時不能用手支撐,狀如門板樣傾倒,偶因突然響聲或驚嚇引起全身強直及跌倒,肌強直累及全身骨骼肌,下肢明顯,行走或奔跑受限,病人步態蹣跚或跌倒;
(2)肌強直發作時伴肌肉疼痛者稱Ⅱ型肌強直。先天性肌強直病多見于肢體近端肌肉、眼瞼和舌,先強直,后無力。叩擊肌肉局部出現強直,可見肌球,無肌肉萎縮,病程經過良好,并無肌肉萎縮,病程經過良好。肌肉假肥大是突出征象,帳篷形上唇狀如“挑剔嘴”,可有不同程度的吮吸、吞咽困難。若腭肌無力可發生支氣管誤吸,下頜張開,構成特征性面容,新生兒或兒童可以通過診斷認定本病。常有不能坐起,開始學走路時腿部僵硬,哭過或打噴嚏后睜眼緩慢,膈肌、肋間肌無力和肺發育不成熟可引起呼吸困難等癥狀;
(3)其他受累部位
部分病例出現眼外肌痙攣產生斜視。反復多次活動后癥狀可減輕,并能恢復正常活動;若尿道括約肌受累出現排尿困難,有時出現精神癥狀,如易激動、情緒低落、孤僻等。平滑肌和心肌不受累,智力正常;
二、診斷
(1)肌電圖示肌強直樣電位,插入電位延長,揚聲器出現轟炸機俯沖般或蛙鳴樣特征性聲響;
(2)嬰兒期或兒童期開始出現肌收縮后強直性痙攣,全身骨骼肌均受累,反復運動后癥狀可減輕,伴肌肥大,但肌萎縮、肌無力可不明顯,動作笨拙,起動困難,寒冷不加重肌強直;
(3)叩擊肌腹出現叩擊性肌強直等,以及肌電圖發現,可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