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重癥肌無力鑒別診斷
重癥肌無力、肌無力危象應與Eaton-Lambert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的肌病、假性眼肌麻痹、進行性眼外肌麻痹、膽堿能性危象相鑒別。
1.Eaton-Lambert綜合征
又稱類重癥肌無力或伴支氣管肺癌的肌無力綜合征。是另一種神經-肌肉接頭功能障礙的慢性疾病,臨床表現為易于疲勞,對箭毒異常敏感,對膽堿酯酶抑制劑無效,肌電圖表現與重癥肌無力不同。本病通常在50歲以后起病,常伴有燕麥細胞型支氣管肺癌,肌無力癥狀可較肺癌先出現,亦可見于其他腫瘤或無特殊伴發病。肌無力主要表現在肢體遠端和軀干肌無力,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較少受累。新斯的明對本病無明顯影響。
2.甲狀腺功能異常性眼外肌病
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癥狀,同時伴有復視、眼球突出,瞼裂開大,眼球向各方向運動受限,且時有上瞼下垂等癥狀。甲狀腺功能檢查可鑒別。
3.假性眼肌麻痹
又稱Roth-Bielschowsky綜合征,系因大腦大面積損傷而阻滯自大腦向下傳導的一切興奮及抑制信號,造成的雙側全眼肌麻痹。表現為不以命令或自己意志作隨意的眼球運動。有時合并失讀癥。一般仍保留視線平行,無復視。
4.進行性眼外肌麻痹(progllessive extemal myopathy)
本病以往認為是由于動眼神經核的退行性病變所引起,最近通過肌電圖和病理檢查證明神經支配電波完全正常,而眼肌本身則有明顯的變性現象,致使肌肉收縮力減弱或消失,以及肌肉營養的改變,而使肌肉萎縮或肥大。本病有遺傳性,多發生在30歲前,開始為雙眼上瞼下垂,繼之兩眼球運動受限,最后發展為完全不能轉動。正前方多保持在正位或輕度外斜,眼內肌不受累。也可侵犯面肌以及眼輪匝肌。新斯的明試驗無反應。肌電圖檢查有與眼球運動障礙成比例的強放電現象。
5.膽堿能性危象
見于應用過多的膽堿酯酶抑制劑時。靜脈注射2~10mg 滕喜龍對肌無力危象有明顯改善,而對膽堿能性危象無影響或反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