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跖痛 這是一種癥狀診斷,多見于30歲左右的女性,以穿尖頭高跟鞋者好發,最早的癥狀是前足掌部疼痛、灼痛或束緊感,嚴重者疼痛可累及足趾或小腿,一般在更換鞋子后緩解,檢查時跖骨頭外有壓痛,可伴有胼胝,足趾可呈屈曲畸形。
2.糖尿病的足部表現 患者有糖尿病史。由于患者的小血管多受累,出現小血管硬化、變性,使累及的器官組織血供不足,引起神經缺血缺氧,代謝退化。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白細胞抗感染能力減低,易引起感染。在足部表現為足趾缺血性疼痛,以小趾為多見,足部的振動覺、痛溫覺消失,足內在肌萎縮,近趾間關節背側(蚓狀肌)中跖趾關節跖趾屈(骨間肌)障礙,從而可形成爪狀趾畸形,嚴重者可有小趾壞死、感染。X線片可見跖部血管鈣化陰影,足部骨質溶解疏松,夏柯關節炎。
3.足部類風濕關節炎 為全身性病變的局部表現,女性患者多見,局部表現為足底部痛,行走時痛重,跖趾關節最易受累。此后可侵及足的任何部位,可伴發腱鞘炎,關節周圍沿腱鞘有腫脹、疼痛。晚期可出現前足畸形,如尖足、足內翻、足外翻、踇外翻等。發作時ESR增快,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骨質疏松、關節破壞及脫位等。
4.足部痛風性關節炎 多見于男性,初發時多在第1跖趾關節,發病急驟,疼痛劇烈,壓痛明顯,局部皮膚有紅腫,發作時疼痛可持續幾天到幾周,常反復發作,間歇期無任何癥狀,發作期血尿酸可增高,關節穿刺液中如找到尿酸鈣結晶可明確診斷,慢性患者X線片可見關節面附近有蟲蝕樣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