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鑒別診斷
通過影像學檢查,不難與癥狀相似的疾病,
頸椎的所有疾患都應是本病需要鑒別的對象,如脊髓型頸椎病、頸椎椎間盤突出癥、頸髓腫瘤和脊髓變性性疾患等。
1、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首先要與脊髓型頸椎病鑒別,兩者不僅癥狀相似,發病年齡也相仿,不能不予以充分注意。在頸椎病病例中,X線平片上常常可見有兩個以上椎間隙的狹窄,尤其是在頸4~5、頸5~6及頸6~7水平處更明顯。另外,下位頸椎椎管的矢狀徑也常不小于1.2cm。還有,在頸椎屈、伸時,經常可見到上位椎體的后緣對于下位椎體椎弓根有向前及向后滑動的傾向(梯形變)。當然也應注意是否同時伴有OPLL的存在。當椎管狹窄與OPLL并存并伴有脊髓病變時,兩者之間幾乎無法鑒別。從臨床癥狀看,頸椎病的進展更為緩慢,疼痛較輕,患者的患病意識也很輕微。
2.頸椎間盤突出癥
這是由于椎間盤病變引起脊髓與神經根癥狀的疾病,通常因劇烈的身體活動、急速的頸椎屈曲以及打噴嚏而誘發,也有的是由于飛機的迅速下降而致發病的。好發年齡較OPLL為輕,大多在30~50歲之間。不少患者因劇烈疼痛而夜間不能入睡。如在MRI圖像上見到髓核突出,診斷就很容易了。
3.頸髓腫瘤
頸髓腫瘤可見于各個年齡組,包括50~60歲者也常可發生,故對其進行鑒別也很重要。頸段硬膜下脊髓外腫瘤的特點是慢性進行性的雙側上下肢癱瘓,亦可伴有手部及軀干部疼痛。X線平片上可見兩側椎弓間距離增大,椎弓本身也給人一種脆弱的感覺。從CT片上看,頸髓腫瘤患者的椎弓菲薄化征也不少見。造影與MRI檢查可以明確地顯示出腫瘤的形態。在60歲以上的患者中,脊髓硬膜外腫瘤大多是轉移性瘤,故伴有劇烈的頸部疼痛,在X線平片與CT片上均顯示骨質破壞。此外,在做骨放射性核素掃描檢查的同時,尚需請其他科室共同尋找腫瘤的原發灶。
4.脊髓變性性疾病
脊髓變性的病例也可有某種程度的頸椎增生及部分后縱韌帶骨化存在,但其具有雙側上下肢肌力明顯低下等特點,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早期即有此種表現。此外,脊髓變性性疾患一般沒有感覺障礙,即使有感覺障礙也非常輕微;但肌肉萎縮、肌無力等癥狀則呈進展性。此時應輔以肌電圖及肌肉活體組織檢查等來確定病變的部位。
5.與頸椎黃韌帶骨化癥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