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百分之
1.頸椎退行性改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加重,其病理改變累及椎間盤、椎體、椎板、小關節、韌帶等各個部位,如椎間盤脫水變性、突出、椎間隙狹窄、椎體后緣骨贅增生、小關節增生、椎板增厚、韌帶肥厚等。頸椎退行性改變與后縱韌帶骨化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一方面,盡管后縱韌帶骨化的病因尚未明確,但退行性改變是引起后縱韌帶骨化的因素之一已為大家所公認。另一方面,當頸椎某一節段發生后縱韌帶骨化而使活動受到限制時,該部位的上、下椎間隙和小關節承受的負荷活動將增加,可逐漸出現并加速退行性改變。
2.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癥(DISH) :
此病又稱Forestier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患,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其主要病理變化為脊柱連續數個椎體前、外側鈣化和骨化,伴有或不伴有神經壓迫癥,外周骨與肌腱和韌帶附著處通常也發生鈣化和骨增生。DISH多見于下胸段和腰段,典型X線片表現為脊柱前外側連貫性、寬大的骨化帶,受累區域椎間隙正常。臨床上發現相當多的OPLL伴發DISH,或者說DISH伴發OPLL,有作者認為OPLL是DISH的一種特殊類型表現,但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后發現,DISH與OPLL兩者間存在著差異,不應視為同一種疾病。
3.還可并發小便失禁及排便功能低下。
可出現間歇性、慢性、進引性、痙攣性四肢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