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般護理
1、飲食護理嚴格按糖尿病飲食進餐。
(1)熱量標準對兒童、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每日酌情增加5kcal/kg左右。
(2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癥者,蛋白質為每日1.5~2.0g/kg,有腎臟功能損害者,蛋白質每日小于0.6g/kg。
(3)最好是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纖維較多的飲食能增加胃腸道蠕動,促進排空,減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
(4)合理安排膳食結構,蔬菜應選擇含糖分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蘿卜、空心菜、芹菜等為主。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因含糖量較高,故不宜多食。
(5)烹調宜用植物油。
2、運動的護理
(1)要求病人堅持長期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
(2)采取的鍛煉形式應為有氧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健身操及家務勞動等。
(3)活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l5~30min為宜。此外,為避免活動時受傷,應注意活動時的環境。活動時最好隨身攜帶甜點心及病情卡,以備急需。
糖尿病對癥護理
1、藥物護理
(1)口服降糖藥物護理。
1)教育病人按時按劑量服藥,不可隨意增量或減量。
2)觀察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通過觀察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評價藥物療效。
口服磺脲類藥物應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
(2)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胰島素治療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低血糖多見于1型糖尿病病人。發生低血糖時,患者出現頭昏、心悸、多汗、饑餓甚至昏迷。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測血糖,并根據病情進食糖類食物或靜脈推注50%葡萄糖。胰島素過敏的表現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癢、蕁麻疹為主。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變而導致胰島素吸收不良,應有計劃地改換注射部位。
2、預防感染的護理
(1)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2)進行皮下注射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傷口感染。
(3)預防糖尿病足關鍵是預防皮膚損傷和感染。
3、并發癥的護理
(1)酮癥酸中毒的護理:護士應準確執行醫囑,以確保液體和胰島素的輸入。應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況,每l~2h留取標本送檢尿糖、尿酮體及血糖、血酮體等。
(2)低血糖護理:當病人出現強烈饑餓感,伴軟弱無力、惡心、心悸甚至意識障礙時,或于睡眠中突然覺醒伴皮膚潮濕多汗時,均應警惕低血糖的發生。發生低血糖時,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條件應先做血糖測定,然后進食含糖食物,靜脈推注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