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本病為甲狀腺非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又稱De Quervain病,病因至今未完全闡明,為非特異性。
易感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容易患此病,發病常隨季節變動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2、病毒感染:常發病于病毒感染后2~3周,如腮腺炎病毒。亞急性甲狀腺炎常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間發病高。
曾從2例病人甲狀腺組織分離出腮腺炎病毒,11例中有10例病人體內抗腮腺炎病毒抗體滴度陽性,故推斷可能是病毒感染后免疫反應性疾病,
腮腺炎病毒:是指引起甲狀腺、腮腺、舌下腺、顎下腺腫大、頭痛、發燒等的一種病毒,能引起多種并發癥。
3、其他:曾有報道說HLA-BW35基因型、埃柯病毒,柯薩奇病毒、甲狀腺外傷和放射性損害等也可導致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發生,其中甲狀腺外傷和放射性損害導致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為無痛性變異型,可以急性、亞急性,偶爾慢性過程。
二、發病機制
發病時甲狀腺明顯腫大,主要表現為水腫、充血、質地堅硬,大多數為一葉或兩葉受累,組織分界不明顯,病理切片為亞急性和慢性炎癥表現。
可在退化的甲狀腺濾泡周圍見有肉芽樣組織形成,內有巨細胞,本病后期變化與慢性甲狀腺炎相似,腺體內有較多的纖維組織形成。
但由于此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病機制也有多種說法。
1、病毒感染:從患者甲狀腺組織中可檢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從康復病人血中檢出多種病毒的抗體,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體等,患者可常有發熱、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癥狀,但白細胞數不增多。
2、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報告35.1%~42.0%的患者可檢出抗甲狀腺抗原抗體和抗微粒體抗體,但其滴度都不高。只能說明在亞急性甲狀腺炎時,存在有暫時性的免疫系統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