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secondary purulent peritonitis)常因腹腔臟器的急性炎癥、急性穿孔、內臟破裂、手術污染等因素引起。引起腹膜炎的細菌多系消化道的常駐細菌,最常見為大腸埃希桿菌,其次為糞鏈球菌、腸球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以及厭氧菌等,故多系混合感染。葡萄球菌是手術污染引起腹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在腹膜炎的初期,腹膜細菌侵犯或消化液刺激,一方面動員機體的防御功能,對細菌及其毒素開始進行拮抗;另一方面,胃腸道穿孔流出的胃液、膽汁、實質臟器破裂的血液和壞死的臟器組織對細菌感染起到輔助作用。
- 是否屬于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腹膜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所有人群
- 就診科室
- 胃腸外科 普外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3000 —— 8000元)
- 治愈率
- 70%
- 治療周期
- 10-15天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尿常規,尿比重,漿膜腔積液病原體,腹部CT,腹部平片
- 常用藥品
- 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磷霉素鈣膠囊,鹽酸米諾環素膠囊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