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癥讓你痛苦不堪,疼痛難忍的同時,還會耽誤正常的工作和學習。肌腱炎癥又被稱為媽媽手,因為媽媽經(jīng)常抱寶寶,因而肌腱處發(fā)生炎癥,但是媽媽手并不是媽媽的專利。體力工作者、白領、運動員也會有此病癥。患病后首先要注意適度的休養(yǎng),以免病情加重。在病情減緩時可以適當?shù)倪\動,但是切忌要輕柔、舒緩。接下來小編就向你介紹幾招適合媽媽手患者的小動作。
手部運動1、大拇指肌肉的拉筋放松
動作1:
1.手放在身體的前方,讓大拇指朝向天花板。
2.保持同樣的姿勢,大拇指彎曲,讓其他四指包住大拇指并握拳。
動作2:
接著讓拳頭往地面,慢慢地向地板的方向下拉,記得在動作的過程中不要感覺痛,應該只有緊緊的感覺。
次數(shù):一天3次,一次10下,一下停留10秒鐘。
手部運動2、大拇指外展的活動度
動作1:
1.手放在身體的前方,讓手掌朝下跟地板平行。
2.大拇指在食指下方,此為起始動作。
動作2:
1.大拇指朝向地板的方向慢慢打開遠離食指,最后與食指呈90度。
2.讓大拇指再慢慢地回復原來的位置。
次數(shù):一天3次,一次10下,一下停留10秒鐘。
手部運動3、大拇指伸直的活動度
動作1:
手平放在一個平面上,讓大拇指與其他四指併攏,皆接觸在平面上。
動作2:
1.大拇指慢慢地離開食指,打開到底。
2.再慢慢地把大拇指合起來靠到食指旁邊。
次數(shù):一天3次,一次10下,一下停留10秒鐘。
手部運動4、手腕、手指屈肌的拉筋放松
1.把手放在身體的前方,手肘伸直,手掌朝天花板。
2.另一隻手抓住患側手指處,往地板的方向拉緊。
3.要感覺到前臂的內側(小指側)有緊緊的感覺,記得不要拉到有疼痛感;再慢慢回復原位。
次數(shù):一天3次,一次10下,一下停留10秒鐘。
以上動作一定要因人而異,不要在疼痛時進行,以免病情嚴重。如果患者經(jīng)過幾天的靜養(yǎng)和適度運動后依然覺得患處疼痛難忍,有酸麻漲痛的感覺應該立即停止運動,馬上去就醫(yī),尊重醫(yī)囑。選擇專業(yè)的醫(yī)師將治療變得更為有效,與此同時在痊愈后一定要注意休息以免病情的反復,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少提重物,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