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愛斯基摩人關于雪有40字箴言:雪的命運;它是干的還是濕的;它是現在降下來的還是已經在地面的,等等。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這引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有一些英語中的詞語,在說出去之后,需要一些澄清。“侄子”這個詞呢?如果你在跟某人談論你的侄子,談話進而可以討論的你的侄子多么溫柔,他或她是你母親那邊的還是你父親那邊的,然后甚至可以說“她是我母親的哥哥的女兒”。是只對我一個人而言還是這對你也而言很奇怪,我們沒有一個準群的詞語來表達你父親的姐姐的兒子。
當我們討論一個抽象的詞語,比如“上帝”的時候呢?你可以對某人說出這個詞,這個人可能沒有一點你要表達的意思的線索。宗教傳統可能讓你想到一位法官,云層中長胡子的人或者某位其他神靈,我本人不信神靈,因此嚴格定義下,我是無神論者。但這個詞語仍舊不明確。無神論者并不信奉神靈,但是他相信你的靈魂回去天堂;如果這樣,他說這個詞是為了表達什么呢?我們繼續深入討論。
我認為廣義上,科學和精神可以被更我們詞語更清楚的定義限制。我們的詞匯并不很好地服務我們。有點像“侄子”這個詞。太多的歧義因另一方對詞語背后的意義有另一種理解而產生。比如,我可以對你說“我將潛一會兒水”。如果你不了解我,你將不會知道我將會去我的泳池里,或者一個湖里,或者一片海里,還是浴缸里。但是如果我選擇更具體一點,我當然可以告訴你我選擇哪個水域進行潛水,而且你不用去疑惑。這跟上帝、靈魂以及天堂不一樣。我必須要詳盡一點,但不是在你因為對我的話不確定的理解而不理睬我之前。
相信我,語義學的問題在這片博客里將不會被解決。那是不可能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對上帝不同的理解。我的觀點是,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對于不理解的表達反射性的、摒棄的反應。在我的新書靈魂冒險中,我將我的信仰推至靈魂是什么,天堂是什么,以及“上帝”
對我而言意味著什么。我在書中多次強調這是我的信仰;這并不意味著被讀者當做信仰。它是信仰的分享,讀者有自由吸收與他們產生共鳴的,摒棄對他們而言沒有意義的。
因為當那時,我不相信可以用我們人類的頭腦來理解存在的奧秘。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們知道什么通向真理,并且告訴你你做好遵從它,趕緊跑開!并沒有對每個人都適用的道路,只有適合你的道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建立一個對我們有用的信仰系統,鼓勵我們做我們可以做的最好的人,用自豪和榮幸對待別人。同時,只要別人尊重、敬佩你的信仰,不要讓你詞匯的小缺點阻止你尊重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