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談談強奸吧。不,并不是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那種女性強奸案,現如今已被電視劇當做劇情噱頭隨意濫用。我想談論的是男性為受害者的強奸和性侵害,目前還鮮有人涉足這個話題。
男性受性侵害的情況越來越頻發,但為什么我們卻總是回避這個關鍵的話題?另外,我們應該教我們的孩子點什么來幫助他們避免受傷害?
男性被強奸事件長期以來受到忽視,反而使這股邪風愈發猖獗,所有人都被迫處在更大的危險之中。無論從哪個角度說,我們的社會都不愿也不想承認,男性也有可能成為強奸受害者。這種性侵害在報道時往往會被的刻意淡化。比如對男教師和未成年男學生發生關系輕描淡寫,或者調查軍隊性侵害事件時僅列舉女性受害者,或者把男孩在學校被強奸定性為惡作劇。
我有一兒一女,我愛他們至深。我希望社會在論及性侵害時對兩性一視同仁,男性受害者不應因為自己的男性身份而在被強奸后背上更多包袱。
然而,媒體的宣傳著重強調了兩性的相異特征,人們對兩性的理解開始變得模式化。孩子們從小被灌輸的是身為男性就應該堅強不屈。男性永遠是性行為的主導方,永遠享受性行為;而女性則是性行為中的受害方,時時刻刻要警惕性行為。
我總希望,不管我的哪一個孩子受到哪一種形式的傷害,當局都能提供保護,并幫他們討回公道。然而令人難過的是,統計數據顯示,大部分男性在遭受強奸后都選擇不報案,90~95%的男性被強奸案根本未被公開報道。
除非突破兩性壁壘,否則社會對男女強奸受害者的區別對待永遠不會停止。應該弄明白一點:性侵害其實無關男女,遭到強奸的人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我們應對他們一視同仁,避免只關注單一性別的掙扎和痛苦。
關于男性性侵害,我在這里只是剛剛開了頭,我們的孩子和孩子們的孩子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今天,我們毫不避諱地對抗性暴力,吹散籠罩其上的錯誤迷思。讓我們好好教導兒女,告訴他們哪些行為合適,哪些行為不可取。讓我們明確地告訴他們,任何人有可能成為性侵害的受害者,任何人都不該因被強奸而感到恥辱和愧疚。最后,讓他們知道我們永不改變的愛,無論發生什么,我們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