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每天你都可能把一半醒著的時間放在胡思亂想上面,當然可能你不這樣覺得。坐著望望窗外也許是絕佳的休息之道,不過這并不是有效利用你時間的方式。事實上,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注意力不集中與類似于傷心等負面情緒和認識表現水平低下三者之間的聯系。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予大腦足夠的廣度,近來的更深一步研究表明大腦注意不集中并非百害而無一利——在適當的時候甚至還能提供好處。
“當你駕車,考試或者做一些需要很高認知能力的活動時,注意力集中是件好事。很夠保持快速反應當然很好,不過有時候放空大腦也是有好處的,會讓我們的思維自由的游蕩,”《變聰明的方法:強化大腦能力的新科學》的作者丹·赫爾利說,“這種富有創造性的思維發散對于困難問題的解決或是創造性思維都很有幫助。”
全心投入的做法已成明日黃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追隨內心,減少焦慮,健康飲食,保證睡眠,享受生活(與性生活!)。所以,開開小差會幫我們什么呢?
專家認為,關鍵在于要在必要的時刻集中注意力,但是在可以的時候放松自己的精神,將緊張和放松有益的結合起來。甚至你還能用注意力來使你的精神松弛更加有效率。
現在,把注意力轉移到下面的5點好處上,讓自己放松,好好享受吧。
改善心情
過去幾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往往會因為消極情緒而選擇放松,比如重要事宜,刻苦學習等。當思維在焦慮或遇到問題時往往很難放松,而2013年8月的一份研究表明此時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激發積極情緒的產生。要是你的大腦一直都沉浸于那些消極情緒的話該怎么辦呢?這時就是集中注意力發揮用途的時候了。只要注意到你的消極情緒,就可以幫你忽視它們,并將注意力轉移到更為有趣的意識上面。
重啟大腦
放松有時可以提高你的工作能你,加州大學圣巴巴拉校區的博士生本杰明·默尼漢就這樣認為,他的研究小組一直注重于大腦放松的優缺點上。“放松可以使大腦脫離正在處理的任務,不管放松的時間有多短,也可以讓大腦以嶄新的思路回到任務中去。”比如像是準備期末考試一樣。我們一直認為考前熬通宵要比考前一周有計劃的復習效率要低,而默尼漢與其同事認為放松可以自然而然的把工作分為更小,更利于思維消化的模塊。
增加創造性
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往往會得到一些很明顯的答案,就像是一條蚯蚓只會去爬那條它不斷爬過的道路。而如果意識離開了慣性思維,我們就容易發現一些不那么明顯的解決方法。“把人們放在一個放松的環境之下,他們的創造力便會顯著提升,”默尼漢說。在2012年的一個實驗中,實驗對象在解決兩次問題中間有一個休息時間,而第一個問題較為輕松的實驗對象往往可以在第二個問題上提出更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因此,在創造性工作前休息一下可以助你放松大腦,發現更令人驚訝的方案。
減少無聊
如果你覺得無聊了,那一切都沒有樂趣可言,而且會你的健康可能會有驚人的影響。放松則是一個較為愉悅自由的使無聊的問題不再可悲的方法。“放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你感興趣的話題的機會,尤其是你處在一個你不感興趣的地方的時候,”默尼漢說到,“有時候,不管你在做什么,脫離出來,想想別的會更好。”
達成目標
一些研究發現,當面對一些不是太難的問題時,放松可以讓人更加專注。《心理學前沿》2013年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大腦的短暫放松時為了可持續的為與自身目標有關的未來事情做打算。”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博士大衛·斯塔沃茲克則是報告作者。2013年3月的一份研究則顯示在做瑣事時讓大腦放空可以使你意識到完成任務可獲得的獎勵。有趣的事,不要全神貫注還能保你在生活或瑣事中保存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