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處理“會在黑暗中發光”的食物(有害食物):
(a)把它和其他維生素混合一起(b)把它當做完整的早餐的一部分(c)賣給不懂事的小孩子(d)假裝這是一種健康食品,低脂,果糖含量低,低碳水化合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其他類似的(e)以上全部
如果答案不應該是(e),那我們就有問題了,不是么?
或許有種夸張的說法說我們的食物會在黑暗中發光,我也沒有完全確定。但一些種類的運動飲料,奶酪泡芙,早餐麥片應該拿去相應測試。不知道實際上他們是否會“發出光“,但這些產品的確不健康。至于發光的問題,或許會發生在我們黑暗的頭骨里。
普利策獎得主邁克爾·莫斯最新的研究發現,某些食物的生產有讓人上癮的嫌疑。但他的調查沒能繼續下去。近10年前來,《芝加哥論壇報》上發布的一系列文章,都在說食品和煙草行業的科學家們努力檢驗能那些有害的物質。他們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來確定什么調料和成分使人產生依賴,最后發現在食欲中樞——下腦丘那里發現閃光點。當然,這不是正常現象。
這個團隊由食品科學家、生物學家、和神經學家組成,他們讓實驗者人吃下他們設計的食物,通過檢測發現了在這個大腦的閃光點。它是否還能在一個黑暗的房間發亮,而不得而知了。是的,我們的食物會在黑暗中發光,最重要的,這樣做的目的是明確。
我們不僅容忍這種摻假的食品的存在,還讓它們接觸到我們的孩子。我不會胡亂傳播不實的言論,但我想所有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注意到咀嚼的影響。
談到咀嚼,我們就有一個問題。無盡地咀嚼口香糖或其他類似食物,意味著會產生問題。
這當然與飲食和健康有關,尤其是飽和脂肪。這是怎么一回事?
事實是:我們沒有興趣知道真相。最近的一份臭名昭著的數據分析并沒有顯示飽和脂肪對我們有好處。當然也沒有說肉類、黃油和奶酪有益于我們的健康。事實上,最近的一系列調查都顯示肉類,特別是肉制品的種類,還有一些早餐都有害健康。
數據顯示,我們的心臟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降低低脂、低血糖的患病率也成了當務之急。我們似乎發明了所有不健康飲食的方法。
是的,吃過多的糖和精制淀粉比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好不了哪里去。低糖低脂可能意味著餅干;低糖可能意味著蘇打水,低碳水化合物可能意味著人工加糖的巧克力;高果糖玉米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意味著更多的糖。
事實上,你附近的超市就在賣這樣的食品,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隨你的便去購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那些能在黑暗中發光的食物的真面目。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不應該回避,而應該追求真相。
現代的調查研究沒有證據表明添加飽和脂肪可以飲食改善健康。但有反面證據證明它對健康不好。可用的證據累積起來,就有說服力。我們的結論是:使用詳細的機械研究,隨機、盲法、對照干預試驗和薈萃分析數據等方法,使用嚴格的方法的選擇、質量控制和生物統計學,能獲得更準確的結果。
但是,人們會更樂于接受飽和脂肪、肉類、黃油,或奶酪的重生而不是接受真相。他們更愿意相信,它們只是很合理地“在黑暗中發光”的食物。
當食物很明顯在黑暗中發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閉上我們的眼睛,繼續吃。
更怪異,更諷刺的是,對于真相,就像對待那些反芻的牛一樣,我們一直互相鼓勵吃。我們只是保持咀嚼,讓它變成毫無意義的碎片,最后還是拒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