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皺葉羊蹄,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皺葉羊蹄在調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藥方面應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野菠菜,癬藥草。土大黃、牛舌菜(《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蓼科植物
假菠菜
的全草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0.5~1米。莖直立,中空,圓形,表面有棱槽,略分枝。葉互生,披針形至長圓形,長8~14厘米,寬1~2.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急尖,全緣,愈近莖頂部的葉愈小;時柄無毛;托葉鞘狀,頗長,膜質。花兩性,黃綠色,多朵成束簇生子葉腋內,再由多數的花束組成總狀花序;花梗纖細,下部具節;花萼6深裂,外面3片小,線狀長圓形,綠色,內面3片大,三角狀卵形或菱形,果熟時黃褐色,具網紋,每片背部中間有一長圓形隆起的小瘤體,邊緣有2~6枚針狀小刺。小堅果三角形,包藏在擴大的內花萼內,黃褐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濕地、路旁、田邊。分布廣西、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果含羊蹄根甙、蕓香甙、金絲桃甙。
【性味】味酸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殺蟲,清熱,涼血,治癰瘡腫痛,禿瘡疥癬,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
【附方】治瘡瘍腫痛:皺葉羊蹄根適量,黃糖五錢,八角二只。共搗爛,敷患處。(性味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根據以上的綜合來講,皺葉羊蹄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皺葉羊蹄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