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水蝦草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水蝦草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野合香、山芝麻、棒棒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柳葉菜科植物小花柳葉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莖紅褐色,密被曲柔毛。葉下部對生,上部互生,無柄;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5-7cm,寬1.1-1.8cm,基部圓形,邊緣具稀疏細齒,兩被曲柔毛。花兩性,單生于葉腋,淡紅色或紫色,長5-7mm;花萼裂片4,闊卵形,長3-4mm,外面被密生曲毛;花瓣4,寬倒卵形,先端凹缺,長3-7mm,寬2-4mm;雄蕊8,4長4短;子房下位,柱頭4裂,裂片長約1.5mm。蒴果圓柱形,長4-6cm,疏被短腺毛;果柄長5-8mm。種子倒卵狀橢圓形,長約1mm,密生小乳突,先端具一簇白色種纓。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沼澤地或陰濕處。
【化學成份】本品地上部分含棕櫚酸(palmiticacid),棕櫚油酸(palmitole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acid),山柰酚(kaempfe-rol),楊梅樹皮素(myrice-tin),槲皮素葡萄糖甙(quer-cetinglucoside),槲皮素-3-鼠李糖基半乳糖甙(quercetin-3-rhamnogalactoside),鞣質(zhì)(tannins)。另外本品還含谷甾醇(sitosterol),谷甾醇-β-D-葡萄糖甙(sitosteryl-β-D-glucoside),谷甾醇-6-酰基-β-D-葡萄糖甙(sitosteryl-6-acyl-β-D-glucoside),谷甾醇棕櫚酸酯(sitosterylpalmita-te),谷甾醇癸酸酯(sitostery-lcaprate),谷甾醇辛酸酯(sitosterylcaprylate),谷甾醇己酸酯(siiosterylcaproate)和谷甾醇丙酸酯(sitosterylpropionaie)。
【性味】味辛;淡;性寒
【功能主治】散風止咳;清熱止瀉。主感冒發(fā)熱;咳嗽;暑熱水瀉;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水蝦草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水蝦草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