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草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細葉草烏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伏毛直序頭的塊根。
【原形態】 伏毛直痛烏頭,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塊根圓柱形,長達10cm,直徑約1cm。莖下部無毛,上部有反曲的短柔毛。葉互生;葉柄與葉近等長,無毛;葉片圓五角形,長和寬均為5-10cm,3全裂,中央全裂片菱狀倒卵形,3裂近中部,末回裂片狹卵形至線狀狹披針形,先端具短尖,側全裂片斜扇形,比中全裂片寬約2倍,不等2深裂,近基部。花序長60cm,稀疏,最下面分枝長達15cm,有少數花;花序軸、花梗和萼片外面均被反曲或近開燕尾服的白色短柔毛,無黃色腺點;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線形;花梗長0.3-3cm;濾包片生花梗中部附近,線形,長3-5mm;花兩性,兩側對喙長1.5-2cm,內面無毛,下緣稍凹,側萼片約1.4cm,下萼片長8mm,藍紫色,外面被黃色短腺毛;花瓣2,爪細,距近球形,長約1.5mm,唇長約4mm,末端微凹,無毛;雄蕊多數,花絲有芽齒或全緣,無毛;心皮5,密被柔毛。蓇葖時。種子多數。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960-4700m的山地草坡、灌叢中或溪邊。
【性味】 味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 祛風勝濕;開痰消腫。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中風癱瘓;癰疽;未潰;疔瘡初起;腫硬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宜久煎1h許。外用:生品適量,研末涂敷患處。
【摘錄】 《中華本草》
經過上文對于細葉草烏的介紹,我們對于細葉草烏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細葉草烏的特質,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