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白八角蓮,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白八角蓮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血絲金盆、鬼臼、九臼
【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貴州八角蓮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貴州八角蓮,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0-30cm,有縱條棱和細柔毛。根莖粗壯,結節狀,黃褐色,肉質,須根多數。莖生葉2片;葉柄長7-12cm;葉片盾狀著生,葉輪廓近扁圓形或半圓形,長約12cm,寬約15cm,4-6掌狀深裂,裂片又2-3淺裂成戟形,上面暗綠色或帶紫色暈,下面帶灰紫色,有細柔毛,葉緣有時具不明顯的齒。花2-5朵成傘形花序,著生于葉柄上部離葉片不遠處,花梗長約1cm,有灰白色細柔毛;花紫色,下垂,花瓣橢圓狀披針形;雄蕊通常6,花絲開展,花藥內向,縱裂;子房有多數胚珠。漿果長圓形,熟時紅色。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500m山地陰濕的灌木林下。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呈不規則結節塊狀,直徑1.5-2cm。表面棕色或棕紅色,上方有明顯下凹的莖痕,環節不期明顯,有時可見殘留鱗葉,有眾多須狀根或點狀突出的須根痕。根長可達10cm,直徑1-1.5mm,表面棕黃色,有細縱紋。質堅硬,折斷面平坦,顆粒狀;根莖皮部淺棕紅色,維管束環列,髓部大,黃白色;須狀根皮部厚,黃白色,木部小,占直徑的1/5,棕黃色。氣微,特異味苦。
【化學成份】含大黃素甲醚(physcion),谷甾醇(sitosterol),八角蓮蒽醌(dysoanthraquinone),去甲八角蓮蒽醌(demethyldysoanthraquinone),去氫鬼臼毒素(picropodophyllin),山荷葉素(podophyllotoxin),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山荷葉素(diphyllin),4-去甲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脫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x),4-去甲鬼臼毒酮(4-demethylpodophyllotoxone),換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異鬼臼苦素酮(isopicropodophyllone),鬼臼苦酮(picropodophyllone)。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清肺潤燥;解毒消腫。主勞傷筋骨痛;陽萎;胃痛;無名腫毒;刀槍外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于白八角蓮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