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量上規(guī)模已經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川楝子[圖]。
【英文名】 FRUCTUS TOOSENDAN
【別名】 金鈴子、川楝實
【來源】 本品為楝科植物 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 成熟果實 。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有縱溝紋,幼嫩部分密被星狀鱗片。葉互生,二至三回單數羽狀復葉。夏季開紫色花,腋生圓錐狀排列的聚傘花序。核果大,橢圓形或近圓形,長約3厘米,紅色或栗棕色,有光澤,核堅硬木質,有棱,6~8室。種子3~5粒。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2~3.2cm。表面金黃色至棕黃色,微有光澤,少數凹陷或皺縮,具深棕色小點。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質,與果肉間常成空隙,果肉松軟,淡黃色,遇水潤濕顯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圓形,質堅硬,兩端平截,有6~8條縱棱,內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長圓形的種子1粒。氣特異,味酸、苦。
【炮制】 川楝子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炒川楝子: 取凈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表面焦黃色。
【性味】 苦,寒;有小毒。
【歸經】 歸肝、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 4.5~9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 《本草正》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于川楝子[圖]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