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穿山甲這種藥材其實功效和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也是很多樣化的,這算是現在比較傳統的中藥材,很多人們在疾病發作期間的時候都是可以采用這種藥物來進行治療的,這樣的話效果會比較好的,不過這種藥物會有些發苦的,這樣就可以加入其它的藥物,從而就可以相對改善這種情況的。
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
炮,在中醫是一種藥材加工方法,基本就是炒,一般用沙炒或者用鹽炒。炮山甲就是是炒穿山甲的鱗片。
穿山甲的鱗甲長久以來一直是 傳統中藥的重要成分,其藥性: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經。中醫的穿山甲鱗片分為山甲片、炙山甲、炮山甲。功效:消腫化膿、散淤通絡、通經、下乳、活血鎮痛。主治:癰疽瘡腫、 風寒濕痹、經閉、 乳汁不通、止血、癥痂積聚。
穿山甲有用礬水浸泡的, 味道發澀。還有用鹽水浸泡的,味道咸,表面
同樣有鹽霜析出,還有用一種不知名的化學試劑浸泡的,可以增重卻無色無味,也沒有結晶析出,唯一的區別就是比正常的重,要有一定經驗的人才能分辨得出,當然看斷面也可以看出來,掰斷時聲音感覺不是很清脆,斷面比較濕潤,好像剛剛沾過水的樣子。
炮山甲在中醫上講是穿山甲的鱗片。
鯪鯉,身體背面、四肢外側和尾部披覆瓦狀角鱗片,頭細,吻尖,眼小,舌長,無齒,趾 (指)爪強健有力。全身的鱗片間雜有數根剛毛,顏面從下頜開始,過胸腹直尾基以及四肢內側無鱗而著生稀毛。兩頰、眼、耳周亦被毛。四肢精短,前肢比后肢長;前足爪長于后足爪,中間趾爪特別粗長,是為挖掘的強勁工具。
鱗甲顏色有黑褐色和棕褐色兩種類型,以前者為多見。老獸的鱗片邊緣,呈橙褐色或灰褐色,每一鱗片自基部始有縱紋,年齡越大紋數越短少。初生獸則鱗軟色白,1月齡后漸次角化并變為褐色。鱗片形狀大體有3種:背鱗呈闊棱形,較扁平;腹側,前4肢近腹內側和后肢鱗呈盾狀,鱗片中央有龍骨狀突起,該突起亦隨年齡而減少,老年個體幾乎沙失;尾側鱗呈折合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