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隨著人們對于白塞氏病的關注度增高,越來越多的人對于白塞氏病的臨床癥狀表現也是十分感興趣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白塞氏病,本文特將白塞氏病的臨床表現癥狀介紹給大家。
該病以先后出現多系統多臟器病損,且反復發作為特征。依照病損出現的概率我少,可分為常見癥狀和少見癥狀兩大類。前者包括口腔、生殖器、皮膚、眼等癥狀,后者包括關節、心血管、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病變。
白塞氏病癥狀
(一)常見癥狀
1.皮膚: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結節性紅斑(圖6)、面部毛囊炎、痤瘡樣皮疹、皮下血栓性靜脈炎和皮膚針刺反應。最常見典型的是結節性紅斑,多發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有。紅斑直徑1~2cm,觸痛,一周后自愈愈合后有色素沉著,無瘢痕,7~14天后可再次出現。皮膚針刺反應,又稱科布內工現象(Koebner’s phenomenon),是指患者接受肌內注射后,24~48h內進針處可出現紅疹和小膿點,靜脈注射后可出現血栓性靜脈炎。這是末梢血管對非特異性刺激呈超敏反應所致,具有診斷意義。臨床試驗方法是:乙醇消毒皮膚后,用無菌注射針頭直接刺入或加入生理鹽水0.1ml注入前臂皮內,24~48h后針眼處出現紅疹并有化膿傾向即為針刺反應陽性。皮膚損害出現率亦較高。
2.眼:眼部病變可分為眼球前段病變和后段病變。前段病變主要包括虹臘睫狀體炎、前房積膿、結臘炎和角膜炎。后段病變主要為脈絡膜炎、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萎縮和下班體病變、繼發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區變性、眼球萎縮。病損開始往往是單眼和眼球前段病變,以后發展為雙眼和眼球后段病變。眼部病損反復發作,會千萬視力逐漸減退,甚至導致失明。眼部病損在常見癥狀中出現率最低,但后果嚴重。
3.口腔:反復發作的口腔黏膜潰瘍,與復發性口瘡類似。多表現為輕型或皰疹樣型,亦可出現重型。潰瘍始發于舌尖、舌緣、唇、頰、口底等角化較差區域,數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徑0.2~0.3cm,圓或橢圓型,微凹,表面可有黃色假膜,周圍有充血紅暈,灼痛明顯,7~14天可自愈一般不留瘢痕。經長短不一的間歇期后又復發,有一定的發作規律或此起彼伏無規律可循。口腔潰瘍是BD最常見的首發癥狀和必發癥狀。
4.生殖器:主要為外生殖器潰瘍,常反復發作,但間歇期遠大于口腔潰瘍。潰瘍多見于大小陰唇、陰莖、龜頭、陰囊,形態與口腔潰瘍相似,直徑較大,可達0.5cm左右。潰瘍數目雖少,但因該處易受感染和摩擦,常愈合較慢,疼痛劇烈。潰瘍有自愈傾向,可留瘢痕。潰瘍亦可發生于陰道、子宮頸,累及小動脈會引起陰道出血,還可引起睪丸炎或附睪炎,有局部淋巴結腫大。生殖器潰瘍發生率也很高,但低于口腔潰瘍。
(二)少見癥狀
1.關節:四腳下大小關節及腰骶處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大關節,與風濕性關節炎癥狀相似,但無游走性,有腫痛紅熱。易復發。無畸形和骨質疏松,一般X線檢查無異常。
2.心血管系統:血管癥狀為主要特征。以往常被忽視,現臨床報導增多。男性多發。
(1)靜脈:主要表現為靜脈炎和靜脈血栓、閉塞。我為下腳下大隱靜脈、前復靜脈、上肢靜脈的淺層靜脈炎。臨床表現為單純紅斑,圓形或卵圓形,直徑數毫米,有輕度疼痛,可自行消退。而深層靜脈管炎炎、靜脈血栓(如上腔靜脈或其它縱隔靜脈血栓)引起的后果較為嚴重。
(2)動脈:主要表現為動脈炎、動脈狹窄、閉合和動脈瘤常因動脈瘤破裂引起嚴重出箅而導致死亡。動脈瘤易在曾作動脈穿刺術處發生,因此對BD患者應盡可能避免血管造影術。
(3)心臟:可表現為心肌炎、心包病變、心肌梗塞、心瓣膜脫垂、心臟擴大等,但病變罕見。
3.消化系統:臨床表現以發熱、腹痛、惡心、嘔吐及消化道出血為主。回盲部腸道黏膜潰瘍多見,可臻腸穿孔,大出血。腸道BD需與克隆重病(Crohn’s disease)鑒別。前者X線檢查無異常,但病和長者,鋇劑造影可見充盈缺損影。后者的口腔、會陰、皮膚和眼癥狀以及腸穿孔、出血少見,而發熱、消瘦、貧血等全身癥狀較嚴重。
4.神經系統:可表現為①腦膜炎癥群:頭痛、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視神經乳頭水腫、輕度偏竣、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癥。②腦干癥群:頭暈、頭痛、耳鳴、意識障礙、復視、眼顫、眼肌麻痹、吞咽困難、咀嚼無力周圍性面癱等。③周圍神經損害癥群:四肢麻木疼痛無力、感覺障礙、肌肉萎縮、肢體浮腫、肌腱反射性差等。④脊髓癥群:雙側下肢麻木無力,不完全截癱、尿潴留、陽痿、節段性感覺障礙等。
5.呼吸系統:肺部病變多見,表現為發熱、胸痛、咳嗽、咯血(肺部大咯血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此外還可發生胸膜積液、肺門淋巴結病。
食療:
1、綠豆粥
材料:綠豆100克,粳米150克,白糖15克。
做法:綠豆、粳米用水淘洗干凈,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慢慢熬煮成粥,粥成時加入白糖,每日早晚作正餐服食。
作用:和脾胃,祛內熱;適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力弱,經常性口腔潰瘍,反復不愈。
2、蘿卜鮮藕汁
材料:生蘿卜250克,鮮蓮藕500克
做法:將蘿卜和藕用水洗凈,于潔凈器皿中搗碎爛,用消毒紗布雙層絞取汁,每日數次取適量含于口中,片刻后咽下。
作用:養陰清熱;適用于陰虛火旺,口腔潰瘍。
3、銀耳蓮子羹
材料:銀耳25克,蓮子50克。
做法:用水將銀耳、蓮子洗干凈,入鍋中,加水煮至銀耳熟爛,加冰糖或白糖溶化,早晚各食1小碗。
作用:清熱養陰;適用于陰虛火旺,口腔潰瘍或口舌生瘡。
4、鴨頭湯
材料:咸鴨頭1個。
做法:用清水浸泡干咸鴨頭,洗凈,放入小砂罐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煨30分鐘左右,1次飲完,每日2次。
作用:清熱瀉火;適用于陰虛內熱,或內有濕熱蘊積,火熱上沖,口腔潰瘍,或者口舌生瘡。
以上便是本文對白塞氏病這種疾病的表現癥狀的講述,對于得了白塞氏病的人來說,如果其想要盡早的擺脫這種疾病,就需要通過對該病癥狀的了解,而及時的察覺到此病的存在,從而能夠盡早的治好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