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育完的母親要注意了。產后會發生便秘,要通過飲食來調理才行。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甩掉大肚婆,從現年輕。
產后6種不適的食療方法
1.便秘
很多產婦都會在產后發生便秘。對于產后便秘來講,除了采取一般性的治療外,使用食療方法既可治療又可增加營養,效果不錯,可謂一舉兩得。
輔助食療方——五谷雜糧粥
原料:糙米、燕麥、黑糯米共60克,紅豆和黑豆各20克,蓮子20克。
制法:先將糙米、燕麥、黑糯米、紅豆、黑豆、蓮子等原料清洗干凈,然后浸泡20分鐘左右;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煮紅豆及黑豆煮大約10分鐘左右,然后放入糙米、燕麥和蓮子同煮;粥的濃稠及熟爛度可依自己喜好調整。
食療小提示:五谷雜糧及豆類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蛋白質,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解秘。
2.失眠
很多人產后都會出現失眠,這是因為內分泌的改變,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以及一系列偏于“血虛”的體質造成的。
輔助食療方——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酸棗仁(搗末)15克,蜂蜜30克。
制法:將酸棗仁加水煮15分鐘,去底層沉渣后加入小米煮成粥,食用前加入蜂蜜。
食療小提示:小米富含b族維生素,可以調理植物神經,與棗仁一起食用,具有安神作用,適合產后睡眠不安并伴有大便干燥的產婦。
3.缺乳
很多產婦在產后2-10天內沒有乳汁分泌或分泌乳量過少,有的開始泌乳正常,隨后逐漸減少乃至斷乳,無奈之下不得不用配方奶粉來喂寶貝。
輔助食療方——奶汁鯽魚湯
原料:鯽魚1-2尾,冬瓜、蔥、姜、鹽各少許。
制法:先徹底清洗干凈鯽魚,將蔥姜改刀、冬瓜切小片;魚下冷水鍋,大火燒開,加蔥姜,后改小火慢燉;當湯汁顏色呈奶白色時下入冬瓜,并調味,稍煮即可。
食療小提示:鯽魚湯是補氣血、通乳汁的傳統食療方,也可以鯉魚、鰱魚替代;冬瓜具有利水作用,同樣利于乳汁分泌。但不宜過咸,以免體內潴留水分,要喝鮮湯并食魚肉,魚肉中的蛋白質是乳汁分泌所必需的營養。
讓你告別大肚婆的產后食療方
產后的婦女由于大量出汗,導致嚴重脫水,使其大便難,再加上由于消耗了陰、陽、氣、血,進補時又吃了屬于熱性的麻油雞、十全大補湯、四物湯等,當然容易便秘。通常易便秘的體質為血虛、陰虛型的人,如果進補不當,就會成為火熱型的體質:
養陰清熱燴海參
材料:海參1碗、黃芪3錢、新鮮山藥半碗、山竹3錢、桑椹子3錢,石斛3錢、姜3片,適量鮮干貝、蝦仁、香菇、小玉米。
做法:將中藥材放入紗布袋中,加入1500cc的水,熬煮45分鐘,取藥汁備用;蝦仁及鮮干貝先以熱油爆炒備用;將海參、香菇、小玉米與藥汁一天燉煮,熟后加入蝦仁及鮮干貝,快炒數下,加酒及調味料,勾芡后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滋陰清熱,適于疲倦、口干舌燥、煩熱多汗、大便干結者。
備注:可將海參改為鱸魚,而吃素者可將海參改為竹笙山藥湯。
通乳豬腳面線
材料:豬腳適量、花生米2兩、通草1.5錢、黃芪3錢、何首烏3錢、麥冬5錢、香菇數朵、米酒少許,過水面線一碗。(2-3天份)
做法:將藥材放入紗布袋中與食物一同燉煮,熟后加入面線及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益氣下乳,促進乳汁分泌。
山藥紫米湯圓
材料:新鮮山藥一斤、紅豆半斤、桔梗1.5錢、紫糯米一杯、黃精一兩、適量小湯圓及冰糖。
做法:山藥削皮洗凈,切成丁塊備用;加水浸泡約一小時,黃精加入藥袋中,將紅豆、紫糯米及藥袋放入鍋中,開大火煮滾后,轉為小火,煮熟后加入山藥,再煮約五分鐘,最后加入冰糖及滾煮之湯圓,即可食用。
功效:補肺益氣、補血通乳、健脾補腎
花生銀耳羹
材料:黃芪3錢、玉竹5錢、桂圓5錢、泡軟白木耳一碗、花生仁一碗及適量冰糖。
做法:花生仁洗凈,加水浸泡一小時;其它藥材放入藥袋中;與花生仁一起熬煮二小時后,加入桂圓、白木耳及冰糖,待冰糖溶化后即可分2-3天食用。
總結:產后的媽媽,一定要記住咯。告別大肚婆,再現年輕、讓肚皮繼續彈彈彈甩掉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