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糖尿病伴發葡萄膜炎,對我們的傷害太嚴重了,具體的情況,看下面的文章介紹,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實有時候,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糖尿病應在內分泌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規范用藥治療,葡萄膜炎的治療則應根據炎癥類型、嚴重程度、伴有血糖升高的程度等方面來確定。糖尿病性葡萄膜炎的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前葡萄膜炎的治療
前葡萄膜炎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睫狀肌麻痹劑和非甾體消炎藥治療。對于嚴重前葡萄膜炎(如出現前房積膿)的患者,可每15min點眼1次,連續4次后,改為每小時1次,一般2~3天后炎癥即明顯減輕,然后根據臨床表現逐漸降低點眼頻度。一般而言,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治療對血糖影響不大。
睫狀肌麻痹藥在臨床上多選用后馬托品。這是因為它不但有很好的睫狀肌麻痹作用,還可使瞳孔處于不斷運動狀態,能有效地預防虹膜后粘連的發生。但對于有前房積膿或有大量前房內纖維素性滲出的患者,可使用阿托品眼膏,1~2次/d,待炎癥控制后,改為2%后馬托品眼膏點眼,或開始即用后馬托品眼膏,1~3次/d,隨著炎癥的減輕改為每天1次或隔天1次。對于新發生的虹膜后粘連可結膜下注射散瞳合劑(1%阿托品、1%可卡因和0.1%腎上腺素等量混合液)0.1~0.2ml,以期消除此種后粘連。但對于陳舊性虹膜后粘連,注射散瞳合劑已無明顯效果。
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所伴有的前葡萄膜炎,通常與糖皮質激素滴眼劑聯合應用。在炎癥輕微時可單獨使用非甾體消炎藥?;颊叱霈F前房閃輝并不代表患者即有活動性前葡萄膜炎,只有在房水出現炎癥細胞時,始能認為仍有活動性炎癥。
2、后、中間和全葡萄膜炎的治療
全身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應非常慎重,主要是因為它可使糖尿病加重。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但一般劑量不宜過大。如潑尼松通常不超過30~40mg/d;對于血糖明顯升高且伴有頑固性葡萄膜炎者,宜選用苯丁酸氮芥、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出現腎臟損害,這些免疫抑制劑也易引起腎功能和其他系統的副作用。在治療中應注意使用比正常人小的劑量,并應密切隨訪、觀察和進行有關實驗室檢查,以避免出現嚴重的毒副作用。由于環孢素、FK506具有升高血糖并且可引起酮癥酸中毒等副作用,所以對這些患者不宜使用這些藥物。
3、合并特定類型葡萄膜炎的治療
對合并特定類型的葡萄膜炎,治療時既要考慮到糖尿病,又要考慮到合并葡萄膜炎的特點。如合并的Vogt-小柳原田病,本身需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長期治療,但患者的糖尿病限制了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因此,應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對這些患者,糖皮質激素不是絕對不能使用。在最初發病的患者也可于糖尿病控制的情況下,試用小于常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對于合并眼弓形蟲病者,則需給予有效的抗弓形蟲藥物。
4、并發癥的治療
由視網膜缺血所致的虹膜紅變應進行視網膜光凝治療,如系葡萄膜炎引起者應積極抗炎治療;繼發性青光眼應給予抗青光眼藥物治療;繼發于瞳孔閉鎖者,應行激光虹膜切開術;并發性白內障應在炎癥完全控制后進行手術治療。
糖尿病合并葡萄膜炎的預后與治療是否正確有密切的關系。早期及時正確的治療往往能避免并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等并發癥的發生,預后較好。但如果治療不當,患者發生了并發性白內障、炎癥性或激素性青光眼,則使治療復雜化。雖然現代白內障摘除手術和抗青光眼手術的技巧和儀器設備已日趨完善,但由于患者對感染的易感性、對損傷的高反應性,使得手術成功率低于正常人。因此,對于這些患者應給予及時和正確的治療,盡可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以改善患者的預后。
當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要及時的就醫,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伴發葡萄膜炎征兆,很容易讓自己丟了小命,千萬不要任其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