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髖關節是我們人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節,它位于相當于一個軸,人體的很多活動都和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股骨頭的伸縮、旋轉等運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人體的髖關節的活動可以產生潤滑液,對于股骨頭是有修復作用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幾種髖關節的鍛煉方法。
一、床上鍛煉法
(1)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臥位,使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往上拉與主動屈髖活動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鐘,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 ? ? ? ? ? ? ?
(2)髖關節外展直腿抬高活動鍛煉法:仰臥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于體側,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續1分鐘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側臥及俯臥抬腿,鍛煉外側及后側肌群。 (術后3個月開始) ? ?
(3)髖關節作外展、內收活動,雙膝屈曲約90度,與肩同寬,膝關節作內收、外展運動,持續5~10分鐘。 ? ?
(4)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臥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于體側,兩腳分開, 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下肢外旋 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鐘。
(5)髖關節屈曲位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臥位,使膝關節屈曲10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鐘。
二、床下鍛煉法
(1)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后再扶起,反復進行3~5分鐘。(術后半年開始)
(2)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鐘。(術后半年開始)
(3)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鐘。(術后半年開始)
(4)屈髖法:患者正坐于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反復作屈膝屈髖運動3~5分鐘。
(5)抱膝法: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復屈肘后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
(6)開合法:正坐于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角,雙足并攏,以雙足尖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以外展為主3~5分鐘。
(7)蹬車活動法:穩坐于特制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速度逐漸加快,活動10~20分鐘。
通過上邊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髖關節的鍛煉方法有哪些。髖關節的鍛煉方法分為床上和床下兩種方式,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適應自己的鍛煉方法。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天鍛煉的時間和強度要有一個度,避免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