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蛋撻的做法我們要怎么開始呢,蛋撻是外來的點心,蛋撻的名字其實是用英文翻譯過來的,因為我們知道蛋撻的撻字的意思是指餡餅的餡料露在了外面。蛋撻的做法非常簡單,我們自己在家中就可以做出蛋撻來,所以我們有必要學會如何制作蛋撻,這樣我們就可以天天吃到新鮮的蛋撻。
蛋撻可以有很多的做法,因為我們可以在蛋撻的基礎上面做出很多的變化,普通的蛋撻使用的材料太過簡單,所以我們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我們再加上一些水果或者香草,這樣就能做出更加美味的蛋撻來。
方法一
1.材料
A.塔皮材料:低筋面粉270克,高筋面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jù)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B.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面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jù)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后,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
4.案板上施薄粉,將松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搟成長方形。搟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搟,這樣容易把形狀搟得比較均勻。搟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5.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
6.將兩側(cè)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后將一端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