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三文魚,這個在日本島國之前很受歡迎的食物,現在也已經被我們國家的人接受,這除了與三文魚本身的味道有著很大的關系之外,三文魚的營養價值也是很多人喜歡它的一個原因。而在我們國家不喜歡生吃三文魚的人,也可以把三文魚做熟了再吃,像是三文魚餃子就是不錯的選擇。
三文魚的N種吃法
三文魚學名鮭魚,肉質緊實鮮美。主流三文魚分為大西洋三文魚以及太平洋三文魚。而肉質口感更佳的大西洋三文魚在市場上消費占比超過80%。就連自產太平洋三文魚的日本,也為了追求營養價值和口感而大量進口大西洋三文魚,并將其作為日常飲食。
各個部位做法不同
魚頭
和任何一種魚頭一樣,三文魚魚頭也含有豐富的磷脂和膠原蛋白。當然,放寬心,膠原蛋白并不能跟美容養顏產生直接關聯,僅能提供更全面的氨基酸。 與其說它對皮膚好,不如說是對腦子和肌肉好。魚頭以扁平的大塊骨頭為主,肉質較少,所以更適合烹煮入湯。在口味上,因為魚頭比較清淡,在熬湯時,還可以放入味噌,豐富菜式的口感層次。
魚身
魚身的可食用部分按照略微不同的營養構成,大致可以分為3個部分:背部、腹部以及肚腩。
肚腩:作為營養密度最大的部分,肚腩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最高的。這種營養構成賦予了肚腩最柔軟綿密的口感。最適合用原汁原味生食的方式保留這種健康成分。
腹部:相比肚腩,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次之。但這個部分的魚肉也是用來做刺身的“常客”。由于較高的營養價值以及每條三文魚肚腩較少,在兩種刺身中,腹部刺身價格更加實惠。
背部:背部因為脂肪較少,肌肉處于更加緊實的狀態,更適合加熱食用。做法相比刺身而言多了很多選擇,常用的方法有腌漬或者煎。三文魚全熟的做法雖然很方便,但是會因為脂肪和水分丟失而變得略顯僵硬。
資料上說,有益心臟的食物同時也都有益于腦子,比如,堅果、三文魚對大腦也好,試著用三文魚包了餃子,煎著吃,還挺好吃的,寶寶也愛吃。
餃子餡做法:三文魚一塊,切小丁,小蔥2根切碎,香菜一小把切碎,加鹽,黑胡椒粉,芝麻,芝麻油,拌勻。
煎餃子:1、開中火,鍋子預熱到把一滴水滴進鍋里的時候,會形成小水珠的狀態,刷一層油,把餃子排進去。
2、煎至底面變黃色的時候(可拎起一只餃子看看煎黃沒有),加三大匙水,蓋鍋蓋,轉小火。等水分盡了的時候,開鍋蓋,轉中火,最后再煎一分鐘。
3、裝盤即可。
三文魚身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吃法,而我們想要吃到美味的三文魚也是有很多不同的辦法。有一些三文魚身上可能會含有寄生蟲,吃到身體里面可能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如果您也有這些擔心的話,就需要把三文魚做熟了吃。而三文魚的餃子真的是很好的選擇,好吃又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