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面包,除了去面包店都買,大家有自己在家里制作過么?首先,要想在家里被拋面包或者其他糕點,我們要有小型家用烤箱。然后可以去面包店或者超市購買發(fā)酵粉。面包做出來后是否松軟可口,關鍵在于面團的發(fā)酵。所以,制作初期,一定要注意發(fā)酵時間。
面包是用鮮酵母調制面團,經搓條、下劑、成形,最后烘烤而成。制作面包的關鍵在于抓好選粉、發(fā)酵、烘烤三個環(huán)節(jié)。
1.選粉: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選粉是制好面包的一個關鍵。一般選用含面筋量25%以上的面粉。用這種面粉做出的面包發(fā)性好,有彈性,質量松軟。
2.發(fā)酵:制作面包采用酵母發(fā)酵法。在調制面包面團時,除使用液體鮮酵母外,還要使用油、糖、蛋等輔助原料。投料數(shù)量因品種不同而異。下面以一般面包為例介紹其發(fā)酵方法。
(1)投料標準 面粉5公斤(以富強粉為好),白糖1.5公斤左右(熱天1.5公斤、冷天1公斤),油750克左右(豬油、素油均可),雞蛋750克左右,鮮酵母120~150克,清水2.5公斤左右(熱天2公斤、冷天3公斤),其余如鹽、香精、飴糖水少許。
3.烘烤:掌握烘烤面包生坯的火候也是制好面包的關鍵。烘烤面包有煤烤爐、電烤爐、遠紅外線烤爐。通過烤爐對面包生坯進行高溫烤制。制品不僅可由生變熟,而且會形成表面金黃,組織膨松,香甜可口,富有彈性等特色。下面以煤火烘烤爐為例,說明怎樣調節(jié)烘烤面包時的爐溫。烘烤面包,總的要求用旺火,但不同階段要用不同火候。第一階段火要低(120 ℃ 左右),底火要高 ( 不超過 250 ~ 260℃) ,這樣既可以避免面包表面很快定形,又能使面包膨脹適度。第二階段面火、底火都要高,面火可達 270℃ ,底火不超過 270 ~ 300℃ ,使面包定形。第三階段逐步將面火降為 180 ~ 200℃ ,底火降為 140 ~ 160℃ ,命名面包表面焦化,形成鮮明色澤,并提高香味。全部烤制時間根據(jù)面包大小掌握,如 100 克小面包為 8 ~ 10 分鐘 ( 面火指煤堆表面的火,底火指煤堆底層的火 ) 。這樣在三個階段中運用 “ 先低、后高、再低 ” 的不同火候,可以烤制出合乎質量要求的面包。其它烤爐的溫度,也可根據(jù)這種變化來適當控制。
(2)調劑方法 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發(fā)小酵。將面粉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加清水500克左右,再放入鮮酵母揉勻,靜置發(fā)酵2小時(有的發(fā)3~4小時),發(fā)起后即為小酵面。
看完以上介紹,是不是覺得原來做面包和蒸饅頭還有點類似啊!哈哈,一個為西餐一個為中餐,其實在制作的時候兩者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互通的。比如面團的發(fā)酵。在制作面包時,我們還需要掌握溫度,避免面包因為焙烤時間太久導致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