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缺乏癥是一種不同程度的出血癥,表現在身體外部不同地方的出血。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在外人面前突然大出血,不僅別人會受到驚嚇,自己也會十分的尷尬,那你能意識到你的問題所在嗎?下面介紹這種出血病癥,幫助你了解一下。
1、維生素K缺乏癥
主要表現為輕重不一的出血癥狀,常見表淺的皮膚紫癜和瘀斑、鼻出血、齒齦滲血、黑糞、月經過多、痔瘡出血和創面術后滲血等,深部組織血腫、關節腔出血等罕見,偶有顱內出血,危及生命。
2、新生兒及嬰兒晚發維生素K缺乏癥
母孕期使用雙香豆素等口服抗凝藥、阿司匹林、磺胺、苯妥英鈉、利福平、異煙肼、長期單純母乳喂養(人乳含維生素K 15μg/L、牛乳60~80μg/L)等均為病因,足月新生兒體內凝血酶原含量約為正常成人的50%,早產或母親孕期服抗凝藥者可引起新生兒早期出血性疾病,于生后24h內即有嚴重出血。
3、用藥治療
一般病人口服維生素K44mg,2~3次/d,或維生素K1 10~20mg/d,肌內或靜脈注射,注射速度<5mg/min。在術前,肝功能嚴重損害,或應用香豆素類抗凝藥時,劑量可增至100~200mg。合并顱內出血患兒除靜脈注射維生素K1 5~10mg外,適時應用新鮮血漿10~15ml/kg或凝血酶原復合物。
4、飲食保健
維生素K缺乏病可以進食動物肝臟等食物,有缺乏維生素K出血等疾病可以考慮肌肉注射維生素K1等藥物治療, 注意休息,多吃水果和蔬菜。
5、預防護理
治療引起維生素K缺乏的病因。肝病、阻塞性黃疸、長期腹瀉、脂肪吸收不良患者每周注射維生素K,為預防嬰兒遲發性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現多主張新生兒出生后口服維生素K 1~2mg,以后每周或10天口服1次,至3個月齡。
有過出血癥狀的朋友了解一下看是否是自己存在的問題,如果是就及時進行治療,出血的問題都不是小問題,補充維生素k也不是一式就能補好的,盡快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找對方法,也減少他人對你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