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芪茯苓泡水喝,對于氣虛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稍動出汗就會加重)、水腫等癥狀都可以用來泡水喝,但是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
黃芪具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將機體陽氣上升、托舉下陷)、托毒生肌(排出毒邪、促進肌肉生長和傷口愈合)等功效。主治脾氣虛、氣虛自汗證、瘡瘍難潰難、潰久不散等癥。凡是表實邪盛、瘡瘍初起或潰后尚有熱毒者,均不適宜使用。另外,黃芪與龜甲、白鮮皮、降血壓藥等藥物不能同時服用。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用于排尿、消除水腫、滲濕等。主要治水腫、痰飲(水代謝紊亂形成的病理產物)、脾虛泄瀉、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失眠。陰虛且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黃芪茯苓泡水的效果并不明顯,具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