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的成分主要是氯化鈉,在臨床上并無低鹽五大危害,鹽的成分進入人體后變成鈉離子,而氯離子則被血液吸收到血液中。高鹽度飲食會增加血管壁受累的危險,因此,有些高血壓、高血糖患者需要低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健康人每日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如果飲食中攝入過多低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導致神經功能損害、低鈉血癥、骨質疏松、心臟疾病等。
1、腦水腫:神經系統需要鈉發揮作用,過低鹽飲食會使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導致嚴重的腦水腫,輕的時候會出現意識障礙,包括嗜睡、乏力、神志恍惚等,嚴重的還會出現昏迷;
2、低鈉血癥:鈉離子是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的關鍵,攝取過多的鹽會導致血清鈉過低,引起低血鈉,出現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心率加快、脈搏細速等癥狀。過量限鹽會使體液容量降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強,反而會導致部分患者血壓反而升高。也有研究顯示,食鹽攝入量較低的人,有可能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發生心肌梗死的機率高于食鹽攝入量正常者;
3、骨質疏松:如果鹽攝入量不足,身體為了保持平衡就會從骨骼或肌肉中獲取鹽分,增加尿量以減少體內的水分,此時身體缺鹽和缺水會出現乏力、抽筋等癥狀,時間過長就會出現骨質疏松;
4、心臟疾病: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會提高身體膽固醇水平,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或脂肪沉積會增加心臟疾病的風險。
低鹽度飲食并不意味著攝取鹽分越少越好,更不意味著不攝取鹽分。通常,低鹽飲食的目標對象是明顯超出正常需要量的人群,或者由于某些疾病影響,如糖尿病患者食鹽過多,會提高淀粉酶活性,促進淀粉消化,促進游離葡萄糖的吸收,從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導致病情加重。對正常人群來說,食鹽不應刻意限制過低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