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屬(拉丁學名:Andrographis Wall. ex Nees)是爵床科木本植物,葉全緣;花弱不禁風,聚傘花序式排序或者是為頂生的密錐頭狀花序,或為消防疏散的圓錐花序;卡羅拉弱不禁風,花絲經常出現髯毛;角果長橢圓型或線型;果瓣的反面中間有槽;種子有一種鉤。
穿心蓮屬約20種,遍布于亞熱帶亞洲地區,我國2種,種植1種,天然的1種(包含1個變異)。遍布于我國南邊和西南區域,在其中穿心蓮(A. paniculata(Burm. f. )在我國南邊很多種植,莖、葉極苦,有清熱去火之效。
藥用價值穿心蓮別稱:欖核蓮、一見喜、斬舌劍、苦草、苦膽草、四方草。其藥用價值位置是綠色植物穿心蓮(錐體須草藥)的干躁地面上一部分。秋初葉莖繁茂時采收,晾干。中藥炮制:去除殘渣,清洗,切條,干躁。氣微,味極苦。性苦,寒。歸心、肺、腸子、膀胱經。
中藥材特性
莖呈立柱形,多發枝,長50-70cm,節稍彭大;質脆,易斷裂。單葉對生,葉莖短或近無柄;葉子發皺、易破,詳細者進行后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2cm,寬2-5cm,頂端漸尖,尖部契形下延,全緣或波浪狀;上表層翠綠色,下表層淺綠色,雙面光潔。
藥草辨別
⑴本產品葉橫剖面:上表皮細胞類正方形或正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上、下外皮均有含環形、長橢圓型或桿狀鐘乳體的晶體細胞;并有腺鱗,有時候由此可見非腺毛。護欄組織為1-2列體細胞,圍繞于主脈上邊;海棉組織排序松散。主脈輸導組織外韌型,呈凹形槽狀,韌皮部上邊亦有晶體細胞。葉表層制片人:左右外皮均有擴大的晶體細胞,含有大中型螺狀鐘乳體,直徑至36μm,約長至180μm,很大端有臍樣點痕,層諧波失真狀,下外皮出氣孔滿布,直軸式,副衛細胞大小差距,也是有不定式 。腺鱗頭部扁球型, 4 、6(8)體細胞,直徑至40μm ;柄非常短。非腺毛1-4體細胞,約長至160μm,尖部直徑至40μm ,表層有角質層紋路。
⑵取項下的供試品水溶液,做為供試品水溶液。另取穿心蓮對比中藥材0.5g,加酒精30Ml,超聲波解決30分鐘,濾過,滲瀝液萃取至約50Ml,做為對比中藥材水溶液。再取脫水穿心蓮內酯、穿心蓮內酯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做成每1ml各含 1mg的混和水溶液,做為對照品水溶液。照薄層色譜法實驗,汲取供試品水溶液與對比中藥材水溶液各6μl、對照品水溶液4μl,各自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橡膠GF254層析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乙醇(4:3:0.4)為展開劑,進行,取下,晾曬,置紫外線燈(254nm)下檢查。供試品色譜分析中,在與對比中藥材色譜分析和對照品色譜分析相對的部位上,各自顯同樣色調的黑斑;噴以2%3,5-二硝基苯苯甲酸乙醇溶液與2mol/L三氯化鐵溶液水溶液的相等溶液(臨用時配置),馬上在陽光下觀查。
功效與作用
清熱去火,散血,消腫。用以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淋癥澀痛,癰瘡瘡瘍,蜈蚣咬傷。使用方法使用量:6-9g;外敷適當。
常見問題
內服穿心蓮0.5-1兩時,可出現惡心想吐,食欲不佳等副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病人不適合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