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種類很多,有原始的大姜,還有洋姜等,不一而足。然而,有一種姜,叫做高良姜可謂鮮少見。因為這種姜耐高溫,喜歡生活在高溫地區,所以在中國的南方比較常見。而且,高良姜的用量,是一個很有講究并且很值得學習的問題。
高良姜的藥用價值很大,但是病痛不一樣,高良姜的用量也大為不同。
1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2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頓服。(《圣濟總錄》冰壺湯)
3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下。(《續本事方》)
4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螞一枚(瓦上焙干)。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一選方》逡巡散)
5腳氣欲吐(患腳氣病的人),用高良姜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綜上可以看出,高良姜藥用價值很大,不僅如此,高良姜的食用效果也很好。不過值得注意一點是,凡事過猶不及,在使用高良姜的時候,不管是藥用還食用,都要注意它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