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本植物當中,敗醬草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功效的草藥。但是在熬煮的時候,會出現非常濃烈的腳臭味,讓很多人不喜。但是敗醬草的功效卻也非常強大。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敗醬草的,敗醬草也有禁忌人群,甚至錯誤的使用方法,還會出現副作用。
敗醬草(拉丁學名:ThlaspiarvenseLinn.),又叫菥蓂、遏藍菜,是罌粟目菥蓂屬下的植物,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中國各地均有分布。
敗醬草為草本植物,味辛、苦,用于中藥熬煮時有濃烈的腳臭味,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功效。
多年生草本,高達1m。地下莖細長,地上莖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僅兩側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葉簇生,卵圓形,邊緣有粗齒,葉柄長;莖生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長4~10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1~2對羽狀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邊緣有粗齒,兩面有粗毛,近無柄。傘房狀圓錐聚傘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僅2列粗毛;花萼不明顯;花冠白色,直徑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貼生在增大的圓翅狀膜質苞片上,苞片近圓形。花期5~6月。
治療輸卵管不暢所致不孕
取本品4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2次,煎至300毫升,兌紅糖2湯匙,每日分2次服,可治療輸卵管不暢。若治輸卵管不通,可在辨證方藥中加入本品20~40克煎服。
制胃酸
泛酸、吐酸為脾胃及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無論病屬寒屬熱,皆可隨方加入敗醬草15克,有良好的制酸作用。效不顯者,重用至20~30克。
治療皮膚瘙癢癥
先重用本品50克配白癬皮、地膚子、百部、蛇床子、苦參各30克,加水4000毫升,煎沸20分鐘。待溫后用藥液擦洗全身,每日1次,每次20分鐘。另取本品50克,當歸20克煎水內服,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