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比較重要的元素,是維持人生命的最為重要的元素,其實簡單的來說人如果想要活下去的話,蛋白質是不可缺少的東西,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蛋白質可以使寶寶健康的成長,讓寶寶的大腦迅速的發展,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蛋白質,蛋白質由什么元素組成呢?
蛋白質由什么元素組成?
蛋白質是由C(碳)、H(氫)、O(氧)、N(氮)組成,一般蛋白質可能還會含有P(磷)、S(硫)、Fe(鐵)、Zn(鋅)、Cu(銅)、B(硼)、Mn(錳)、I(碘)、Mo(鉬)等.
這些元素在蛋白質中的組成百分比約為:碳50% 氫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微量
(1)一切蛋白質都含N元素,且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為16%;
(2)蛋白質系數:任何生物樣品中每1g元N的存在,就表示大約有100/16=6.25g蛋白質的存在,6.25常稱為蛋白質常數。
蛋白質的功能及來源是什么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對人體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原料供給人體,以增生新細胞和修補破損的細胞,維持體內生理活動和生理功能的調節,同時還供給熱量。
食物蛋白質的來源分動物蛋白(肉、奶、魚、蛋)和植物蛋白(面食、雜糧、蔬菜、水果)兩大類,一般說動物蛋白質比植物蛋白質要好一些,而豆制口又是植物蛋白質中最好的。科學的膳食結構應該是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搭配著,這樣既經濟實惠,又可大大增加蛋白質的營養吸收。
成人每天需要攝入80~100克蛋白質。超過此量,往往不被吸收而被排出體外,并增加人體的負擔;如果蛋白質供不應求,每天食入量不足50克,會使人疲倦無力、體重下降、肌肉萎縮、貧血,長期下去,還會造成營養不良性水腫,使身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
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退化,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下降,對蛋白質需求量加大,所以老年人要注意的膳食中加大對蛋白質的攝入,在生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注意多攝入生理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如瘦肉、家禽、蛋、魚、奶、大豆等??茖W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給予1~1.3克即每天攝入60~80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