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美食,雞肉的腥味平和,具有很豐富的蛋白質,同時也富含人體必備的元素,所以在平時很多人都有吃雞肉的習慣,現在雞肉不光成年人愛吃,小孩子的飯食中也會經常看到雞肉,雞肉做輔食是非常不錯的,因為肉質軟嫩,容易消化如何給一歲左右的寶寶吃。
雞肉的營養價值
雞的營養價值很高
雞肉性平,它是蛋白質含量最多的動物食品。雞肉還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雞湯是產婦滋補的傳統食品,有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促進乳汁的分泌,是月子里不可缺少的營養品。
雞甘平偏溫,營養豐富,吃雞肉的增強體質,又不會使人過度肥胖。雞肉益五臟,補虛損,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止白帶,是婦科藥膳中的主要配料。雞肝、雞心、雞腸、雞血、雞腦都可入藥,能調部人體相應的臟器。特別是雞肫含有大量的消化物質,有很好的消食化積作用。公雞屬陽,補性不如母雞;母雞屬陰,益與老人,老母雞多用與產婦。
雞的功效
雞的全身上下幾乎都可以食用,且營養功效豐富,隨處可見,故民間稱雞為“濟世良藥”。雞的脂肪少,容易消化,有益五臟、健脾胃、補虛虧、強筋骨及美容等功效。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用于脾胃氣虛、陽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浮腫、產后乳少、虛弱頭暈的調補,對于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耳聾、精少精冷等癥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雞肉:具有益氣養血、滋養補虛,母雞偏于補養陰血,用于老人、婦女產后虛弱、體弱多病者。公雞偏于溫補陽氣,青壯年食之較為適宜。
雞蛋:用于養陰潤燥,益血安胎,和胃補脾,病后體虛,乳汁減少,治心煩不眠等。
雞蛋殼:能制酸止血,能治療胃病、胃酸反胃、嘔吐、咳血、便血、治潰腸病、胃炎有泛酸者等病癥,研末內服,成人每次3g,每日3次,小兒酌減。
雞蛋清:具有清火消炎的功能,潤肝利咽,清熱解毒,主要用于治療腮腺炎,用蛋清調少許白礬,涂于腮腺腫脹周圍亦可用蛋清治療燒傷、燙傷,涂于患處即可。
雞蛋黃:滋陰養血。
雞油:能夠消炎潤膚。對治療燒傷、燙傷有較好的療效。將適量的雞油置于瓶內,塞緊瓶蓋,數日后變成液體,用消毒棉球蘸涂患處。
雞肉輔食的做法
材料
青椒2根,小土豆4個,瘦肉,蔥,姜,料酒,鹽,雞粉,生粉,蠔油,老抽,生抽
做法
1、青椒洗凈去籽兒切片兒,土豆削皮洗凈切片兒泡入冷水中備用,切蔥花、姜片。
2、瘦肉切片兒,加鹽、料酒、蠔油、生粉抓勻,腌制。
3、肉片飛水,備用。
4、熱鍋下油加蔥姜爆香,下入肉片翻炒,加老抽調色,盛出備用。
5、鍋內下土豆片,炒至8分熟,開始變面,加入青椒、肉片快速翻炒后加鹽、雞粉、生抽調味兒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