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和川貝母是兩種非常珍貴的中藥,因為名字有些相似,所以經(jīng)常被人們搞混淆,實際上,這兩種中藥的功效有所區(qū)別,浙貝母具有治療風(fēng)熱咳嗽的作用,另外能夠善開郁結(jié),還具有止痛作用,下面詳細(xì)介紹浙貝母和川貝母的諸多區(qū)別。
第一、浙貝母和川貝母的科目不同
浙貝母是屬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貝母的干燥鱗莖的一種,味微苦,分為了元寶貝和珠貝兩種類型。其中元寶貝是一種鱗莖外層單瓣鱗片,形狀像是元寶的植物,而名字也是由此得來,直徑大小是在3厘米左右,外表的顏色偏向白色或者是淡黃色,里面的顏色是白色的,如果將元寶貝折斷,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斷面與外表一樣也是呈現(xiàn)白色或者是淡黃色的,具有一定的粉性。而珠貝是一種未挖去心芽的小形整鱗莖,全體呈扁珠形。
川貝母屬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貝母、暗自貝母、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一種。川貝母有松貝、青貝、爐貝三種類型,松貝呈圓錐形食物形狀,后兩種川貝外層鱗葉大小相近。
第二、浙貝母和川貝母的形狀不同
浙貝母的外形是扁球形,直徑大約是在1~2.5cm之間,高度為1~1.5cm,浙貝母的外層有兩枚鱗片,這兩著是折疊在一起的,像是一對關(guān)系和睦的夫妻,里面有內(nèi)有小鱗葉2~3枚,整體的外觀顏色偏類白色至淡黃白色。
川貝母的外觀是圓錐形,直徑大約是在0.5~1.0cm,高差不多是在0.4~1.0cm左右,川貝母的外層也有兩枚鱗片,但是它們的大小懸殊,是大片的鱗片緊緊環(huán)抱著小片,像是一對甜蜜的情侶,頂尖比較尖,但是也有的,顏色是類白色。
第三、浙貝母和川貝母的來源不同
浙貝母主要產(chǎn)自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因為浙貝母以浙江象山者的質(zhì)量最優(yōu),所以也叫做向象貝母。
川貝母主要產(chǎn)自于四川、云南、青海、甘肅、西藏等地,因為產(chǎn)量以四川的產(chǎn)量最多,所以名字才由此得來的。
第四、浙貝母和川貝母的功效不同(也是最主要的)
浙貝母吃起來回比較苦,具有清熱消毒,止咳化痰,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在靈;臨床上主要用于痰熱咳嗽、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療,另外,浙貝母還可用于瘰疬瘡癰腫毒及乳癰、肺癰等病癥。
川貝母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雖然看起來與浙貝母的功效差不多,但是川貝母主要用于肺虛久咳、虛勞咳嗽、燥熱咳嗽等病癥。
總的來說就是,浙貝母擅長于宣肺清熱;而川貝母擅長于清熱潤肺;所以在臨床使用時應(yīng)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