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排骨煲仔飯是一道地方美食小吃,所選食材是采用新鮮的排骨豆豉和米飯所制作而成,因為不同的加工和配料,使整道飯味道油而不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豆豉排骨煲仔飯做法簡單也很節省時間,自己也可以制作。
原料
豬仔排、辣豆豉、桂皮、八角、姜、蔥、料酒、冰糖、老抽、鹽、香醋、大米、香油
操作
1、豬仔排冷水入鍋,加料酒焯水,水沸騰后取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2、坐鍋放少許油,放入辣豆豉碎、八角、桂皮、姜和蔥段炒香,倒入排骨煸至外層微黃,放入冰糖中小火慢慢炒至糖化,糖色包裹住排骨后放老抽,顏色上足上透后沖入開水。
3、大火煮沸,轉中小火,蓋上鍋蓋慢燉半小時。
4、放鹽調味(不能太多,辣豆豉本身就有咸味),起鍋前淋少許香醋提香。
5、大米洗凈,放入康寧鍋內,加入清水略少于平常煮飯量。
6、康寧鍋置于火上,開中大火煮至微開,轉小火煮5分鐘,鍋內水泡基本沒有時放入煮好的排骨。
7、小火再加熱5分鐘,淋入排骨醬汁,燜至鍋底米飯微微起殼即可關火。
8、不開蓋燜5分鐘,即可食用。
食用功效
大米又名稻米。 稻米由稻子的子實脫殼而成。稻米中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易于消化吸收,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去餐館,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
稻米按照品種類型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三類;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為特等米和標準米;按產地或顏色不同可分為白米、紅米、紫紅米、血糯、紫黑米、黑米等;按收獲季節可分為早、中、晚三季稻;按種植方法又可分為水稻和早稻。豬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
大米蛋白質中,含賴氨酸高的堿溶性谷蛋白占80%,賴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物,氨基酸組成配比合理,比較接近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蛋白質氨基酸最佳配比模式,大米蛋白質的生物價(BV值)為77,蛋白質效用比率(PER值)為2.2(小麥為1.5,玉米為1.1),蛋白質的可消化性超過90%,均高于其它谷物,因此大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高。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
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豬排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于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