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婦女月經來潮后有三個月或三個月以上未再行經,稱為繼發性閉經。正常婦女月經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所分泌的內分泌激素的正常調節而完成的,其中垂體促性腺激素在調節卵巢功能和維持月經周期方面又起著主導作用。發生繼發性閉經時,常伴有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
易患膽結石。素食中植物纖維的成分較多,可使膽酸重吸收減少,膽鹽濃度降低。加上素食者維生素A、E攝入不足,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從而導致膽固醇沉積而形成膽結石。
影響生育。為了保持形體美,有些女性長期吃素。但女性經常食素,會對體內激素分泌造成破壞性影響,導致激素分泌失常和月經周期紊亂,嚴重的甚至可致不育。另外,經常吃素的少女往往月經來潮延遲,吃素的女運動員容易發生繼發性閉經。
可見,居民應選擇葷素結合的飲食。對于肥胖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可適當多吃點素食,而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及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者,不妨增加葷食。總之,科學的飲食結構應該是葷素結合,比例適當。
繼發性閉經的鑒別診斷:
1、生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屬于正常現象。青春期發育的早期,在初來月經的二三年內,由于卵巢功能尚不穩定,月經周期往往不規則;受孕后的婦女,由于卵巢黃體產生大量黃體素,刺激子宮內膜不斷增生而不脫落,所以就不會來月經;分娩以后,卵巢功能恢復需要一定時間,加之哺乳對卵巢的抑制,月經的恢復更晚;婦女到40歲以后,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漸衰退,月經經常數月一次直至絕經。這種在發育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絕經期所發生的閉經稱為生理性閉經,屬于正常現象。
2、垂體性閉經:垂體腫瘤所致的閉經可伴有頭痛,視物不清,或泌乳;垂體前時壞死之閉經,發生于產后大出血,表現為性欲減退,生殖器萎縮,乏力怕冷,毛發脫落。
3、運動性閉經:輕女運動員,在體育比賽或緊張的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閉經,稱為“運動性閉經”。有的年輕婦女在外出旅游,或緊張的工作學習中也可出現閉經,其病機與本病相似,也可參照運動性閉經進行治療。本病多與精神過度緊張,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中醫學認為,由于精神過度緊張,氣機運動逆亂,沖任功能失調,血海不能滿盈所致。
4、卵巢性閉經:如果卵巢缺如或發育不良、卵巢損壞或早衰,使體內無性激素產生時,子宮內膜即不能生長,也不能發生周期性變化和剝脫,月經不能來潮,這種閉經,稱為卵巢性閉經。
預防:正常月經周期是由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各個環節的內分泌功能所調節,如果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就會發生月經失調,有時導致繼發性閉經。繼發性閉經,其發生的原因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繼發性閉經在治療時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糾正全身健康情況。女性生殖器官是整體的一部分,因此全身健康將影響生殖器官的情況,故治療閉經應先糾正患者的全身健康情況。繼發性閉經出現后,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根據病史及體檢、相關輔助檢查、激素測定等,尋找閉經原因。治療上根據不同原因給予相應處理。有些患者經過身心調整或停用避孕藥后月經可自然恢復,有些患者經用黃體酮,人工周期以及促排卵治療后可恢復。卵巢功能受損或破壞以致卵巢功能早衰者可用性激素替代治療等。
病因治療,找到引起閉經的器質性疾病給以恰當治療。例如結核性子宮內膜炎即給抗癆治療。宮腔粘連患者應擴張宮腔并放置節育環,以防再次粘連。垂體或卵巢腫瘤在診斷明確后,則根據腫瘤的部位、大小、性質確定治療方案,選擇手術、放療、化療其它綜合措施。
性激素替代療法。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損或破壞以致早衰者可用激素替代療法。一般應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療法。應用性激素后,出現月經樣的周期性撤藥性出血,一方面糾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另方面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有一定程度的發育。小劑量雌激素周期治療。其作用是促進垂體功能,分泌黃體生成素,從而增加卵巢分泌雌激素,并促進排卵。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其作用是抑制丘腦下部-垂體軸,停藥后月經可能恢復并排卵。雌、孕激素合并治療。其作用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停藥后偶有回跳作用,而使月經恢復并排卵。用口服避孕藥每晚服1次,自月經第五天起服,連服22天停藥。下次月經第5天起開始第二療程,共用3~6周期。誘發排卵。
如卵巢功能未衰竭,并要求生育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或其類似物誘發排卵.垂體功能不全。采用絕經后婦女尿中提取的促卵泡成熟激素(hMG),以促使卵泡發育,分泌雌激素。并合并應用類似垂體黃體生成激素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進卵泡成熟以致排卵,并促進黃體的形成與發育。在性功能低落,卵巢和垂體有正常反應,丘腦下部功能不足或不協調者,即用氯菧酚胺促進丘腦下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以糾正其功能而誘發排卵。丘腦下部功能不足,以致LHRH分泌不足,可采用脈沖式微量LHRH注射法誘發排卵。溴隱亭的應用.用以治療溢乳閉經綜合征患者,其作用是抑制促催乳激素以減少催乳素,開始時用小劑量1.25mg,每天2~3次,如無明顯反應即逐漸加量,最大劑量每天不超過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