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癌癥研究所出版的癌癥止步一書中就指出,77%的癌癥根源在于生活方式,而遺傳和環境只占到14%和9%,因此,每個人都應學會主動截斷致癌的危險因素。
每天都出點汗。運動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美國研究顯示,經常鍛煉的人患肺癌風險可降低68%,患結直腸癌風險直降38%,只要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就能降低患癌風險。研究人員指出,運動時出汗,既能燃燒多余脂肪,還可促進身體排出多種致癌物;運動利于腸道蠕動,減少糞便積存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幫助人們抵抗炎癥和癌細胞侵襲。沈雁英指出,每天堅持快走、慢跑、跳舞、騎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最好,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要運動過猛。
運動必須投入、專注,但不是搏命
一定要慎選運動的內容。基本上,競賽型屬高強度運動,動作忽快忽慢,具有刺激性,同樣會造成緊張和壓力;有氧運動具有規律性和節奏性,可使用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算是中強度運動,但每個人要視本身條件量力而為,不適合過度的伸拉,以免變成危險動作。
長期從事體適能有氧運動教學的彭淑美提醒,當身體負荷已經很沉重,感到疲倦的時候,應該做的是伸展性、放松性、舒緩性的運動,譬如游泳、健走、靜坐等等,而不是去打籃球。這就猶如已經被榨干了,還去加速消耗摧毀,反而會爆胎。有些人會突然休克暴斃,很可能就是因為過度運動。
凡事“過”與“不及”,都討不到任何好處。運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