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火熱慢慢褪去,傍晚的清風送來了一絲秋天的涼意。不少人已經開始放棄冷水浴,選擇洗溫水澡了。洗澡有什么好說的呀?有人這樣問。洗澡確實挺簡單,但如果我們不注意,往往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在前不久,有兩例病人被送去了急診。他們發病前均有進入浴室洗澡的經歷,但僅僅在1個小時內,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眼花、頭暈、心悸乏力、胸悶氣急等癥狀。其中有一位病人還暈倒,不省人事。兩名患者拍胸片后,均被告知患上了肺炎。令人奇怪的是,這兩例病人在洗澡前均身體健康,無任何的疾病征兆,那他們為什么在短短幾小時就出現了“肺炎”?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浴室綜合征”這個詞。
什么是“浴室綜合癥”?
我們通常把這種由于在浴室洗澡而引發的口渴、胸悶、心悸、惡心、目眩、四肢乏力、呼吸急促,甚至出現暈倒或誘發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癥狀統稱為“浴室綜合征”。
“浴室綜合癥”為何會誘發肺炎
在秋冬季節,人們為了保溫,往往把浴室的門窗關閉,這樣就會造成了室內溫度高,濕度大,氧氣少,空氣污濁,加上水蒸氣中含有較多細菌。加上長時間在熱水中浸泡,水溫會使人的毛細血管擴張,使大量的血液都郁結在體表,因而循環回心血量會減少,心臟輸出血量不足,就容易造成血壓下降,從而使腦組織發生一時性缺血缺氧,從而誘發肺炎或其他病癥。
如何避免發生“浴室綜合癥”?
一是要盡量保證浴室內空氣新鮮。
在進行洗浴時,我們可以打開排氣扇,使室內的水蒸氣及時排到室外。避免水蒸氣夾雜著細菌,影響我們的呼吸系統。
二是要嚴格控制水溫,熱水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
洗浴的時間一般要控制在15~20分鐘,減少因長時間的浸泡使毛細血管擴張。洗澡動作也不宜過急或過分用力,以輕松自如為佳。
三是要加強體質鍛煉。
發生“浴室綜合癥”病癥的多見于體弱多病的人群。加強自身的體質鍛煉對于避免發生“浴室綜合癥”有重要的意義。
四是要常常進行藥補。
即針對自己的體質,采取藥物補養的方法,從而提高機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當然,進行藥補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完成。私自盲目地進行藥補,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