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需要整體調養,也需要局部呵護。不同的身體部位都有自己的“克星”,如果不小心觸碰,就會為身體帶來災害。想知道不同身體部位,分別最怕啥?
皮膚最怕紫外線
讓皮膚老化的“敵人”恰恰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陽光。紫外線不僅會使皮膚變糙,導致色素沉著,還會引起光線性皮膚病,加重雀斑、黃褐斑等,甚至誘發癌癥。
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應避免過久呆在室外,外出前要涂抹
頭發最怕染發劑
部分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等苯系化合物,能滲進頭發的部分毛小皮,發生過氧化反應,導致頭發干燥、斷裂甚至脫落。燙發對頭發的傷害也極大。
一年染發別超過兩次,染發時應選擇顏色較淺的染發劑,別在霧霾天染發。
腸胃最怕生冷食物
胃喜溫,最怕生冷食物,因為吃后會讓胃產生應激反應,飯菜、湯飲的溫度盡量在37℃左右。
要想養好腸胃,應重視胃的5個“好朋友”:多吃溫潤多汁的食物;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經常按摩腹部;保持好心情。
肝臟最怕過量飲酒
90%的酒精在肝臟代謝,一次醉酒相當于得了一次肝炎。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轉為肝硬化、肝癌。
建議別空腹喝酒,少“一口悶”,男性每天飲酒的酒精含量應少于40克,女性應少于20克。酒精的計算方式是:飲酒量(毫升)乘以酒的度數,再乘上0.8。
腳最怕鞋不合適
鞋穿得不當對腳的傷害很大,高跟鞋的“殺傷力”最大,會導致拇外翻、前腳掌疼痛等問題,還會影響盆骨、踝、膝髖關節、脊柱等。
穿鞋最忌不跟腳,選鞋時一定要買能包住腳后跟、鞋底軟硬適中的鞋。而有平足,走路內八字、外八字、羅圈腿的人,建議到康復機構購買鞋墊、矯形器等。
雙腿最怕長時間不動
如果不能從20歲起積極運動,每10年可能喪失5%的肌肉組織。一些人不愛走動,這樣輕則導致肌肉彈性下降,重則影響血液循環。
不妨經常練練抖腿:端坐于質地較硬的椅子上,小腿與椅子垂直,讓雙腿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地來回抖動,每次3~5分鐘,也可邊抖邊輕輕地敲打大腿正面和側面。
手腕最怕骨頭缺鈣
摔跤很容易導致骨折,最常見的部位是手腕、髖關節、腰椎。手腕處于骨頭末端,摔跤時多數人會用手腕去支撐,易發生骨折;其次,多數女性易發骨質疏松,骨頭較脆。
因此,摔倒時應有意識地學習運動員“滾著倒地”的方式或先用屁股著地,不管當時有無疼痛,都應及時去醫院拍片。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多曬太陽、補充鈣質都非常關鍵。
膝蓋最怕用得太狠
走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是放松狀態下的好幾倍。鍛煉跑步等運動要適度,很多人爬山一走就一兩個小時,很容易導致骨質增生,磨薄半月板,軟骨受損產生疼痛、腫脹等。
建議每天遛彎四五十分鐘,每分鐘走70~80步,每步50~60厘米。如果覺得運動量不夠,可以游泳、打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