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積液積液以需氧細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為主,主要表現為經期衛生不佳、產后、宮腔手術操作后感染,中醫認為是余邪未盡,以致臟腑功能不全,氣血失調沖任受損。病人下腹墜脹、疼痛及腰酸背痛,常在勞累、性交、月經前后加重,帶下量多。
1、關元穴
【標準位】又名丹田,任脈之穴,位于臍下三寸處。
【治療疾病】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潴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
2、回返穴
[取穴法]返回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處,當臍中下4寸,距正中線2寸處。
【主治疾病】腹痛、疝氣、月經不調、閉經、崩漏、帶下、陰挺、遺精、陽痿等
3、子宮穴
【標準位】下腹部,取臍下4寸,中極旁3寸。
【主治病癥】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癥等。
4、三陰交穴
取穴法取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
【主治疾病】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痹痹,腳氣。
5、八爪魚穴
【標準位】骶椎。在前、后、后三、四骶孔中,共八個穴位,分別在上、下、下三、四下,合稱“八穴”。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痙攣、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