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是醫療手術當中常見的一種技術,因為當患者在進行手術的時候,如果身體承受巨大的痛苦,那么患者的血壓就會不斷的飆升,從而會嚴重的影響手術效果。一般來說,患者可以選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失效時間,需要根據患者所使用的麻醉藥進行判斷,一般會在兩到八小時之間。
局部麻醉也稱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狀態下,將局麻藥應用于身體局部,使機體某一部分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這種阻滯應完全可逆,不產生任何組織損害。局部麻醉的優點在于簡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發癥少和對患者生理功能影響小。
與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在某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越性。首先,局部麻醉對神志沒有影響;其次,局部麻醉還可起到一定程度術后鎮痛的作用;此外,局部麻醉還有操作簡便、安全、并發癥少,對患者生理功能影響小,可阻斷各種不良神經反應,減輕手術創傷所致的應激反應及恢復快等優點。
但是,局部麻醉與全身麻醉在臨床上往往相互補充,不能把這兩種麻醉方式完全隔離開來,而應該視之為針對具體患者所采取的具有個性化麻醉方案的一部分。如對于小兒、精神病或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單獨使用局部麻醉完成手術,必須輔以基礎麻醉或全麻;而局部麻醉也可作為全身麻醉的輔助手段,增強麻醉效果,減少全麻藥用量。
局部麻醉藥和全身麻醉藥根本區別在于:局部麻醉藥與神經膜上的鈉離子通道上的某些特定部位結合后,通過鈉離子通道的鈉離子減少從而改變神經膜電位,導致神經沖動的傳導被阻斷,最終實現麻醉效果;而全身麻醉劑則是通過影響神經膜的物理性狀,比如膜的流體性質、通透性等起到麻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