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對疏通經絡、促進身體循環有一定的效果,還有一定的驅寒作用,泡腳水里加生姜、艾葉等藥材也能起到針對性的效果。但是并非人人都適合泡腳,不僅限于六種,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1、皮膚破潰人群:如果由于外傷、足癬、甲溝炎、皮疹等原因導致腳部或小腿部位出現傷口,在傷口完全愈合前不能泡腳,這可能會引起傷口感染,從而使皮損加重,延長恢復時間;
2、心血管疾病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泡腳,溫度過高會導致血液循環加快,心腦血管負擔增加,容易導致病情加重,出現胸悶、頭暈等不適癥狀,當病情比較危險時,甚至會導致疾病急性發作;
3、糖尿病人群:糖尿病人的末梢神經可能敏感不良,泡腳時溫度不能及時察覺,容易引起燙傷。燙傷后,由于疾病影響,傷口比常人難以愈合,有可能導致糖尿病足出現,嚴重者甚至需要進行截肢治療;
4、出血性疾病較重的人群:如果是出血性疾病比較嚴重的人群,用泡腳會讓身體內血液循環加快,導致出血情況加重,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出血的危險,甚至是生命危險;
5、飲酒者:酒精本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此時若泡腳會使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加重醉酒程度,對身體健康不利;
6、經期人群:經期婦女經血量正常或過多,不宜泡腳,否則會導致排出的血量增加,但是如果經血排出不暢,可以用泡腳來泡腳,以幫助順利排出血液;
7、空腹人群:空腹人群不宜泡腳,在泡腳時會消耗能量,容易引起低血糖。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餐后間隔一段時間再泡腳。
另外,對于下肢靜脈曲張患者,要控制好泡腳的時間和水溫,適當的泡腳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時間過長,水溫過高,就會導致下肢腫脹、血管壁進一步擴張,病情會變得更加嚴重。
對一般人來說,即使能泡腳也不能過熱,否則會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另外家長不推薦給寶寶泡腳,這段時間的孩子對溫度比較敏感,語言表達也不完美,容易出現燙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