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已經發生前交叉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的時候就不能再隨意活動的,最好是在發生的第一時間就去急診的,這個時候會發現自己的關節部位有很明顯的腫脹,那么就說明自己關節部位會有非常嚴重的積血狀態,就需要多休息的,盡可能的是臥床休息,這樣的話才會使得恢復變得更加良好。
1. 急性期 如關節腫脹明顯,表明積血多,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彈力繃帶稍加壓包扎;如關節有交鎖,可嘗試到正規醫院手法解除。傷后的冷敷治療很重要,同時需抬高患肢休息。一般需要使用長腿外固定保持患膝于伸直位4-6周,外固定可選擇管型石膏,或支具,需確保良好塑形及固定可靠。
2. 一般4周后可在支具保護下部分負重行走,逐漸到完全負重。康復期間,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3. 慢性期 在慢性期,撕裂的半月板會損害膝關節其它結構,造成創傷性關節炎。因此,診斷明確的半月板損傷,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癥狀和體征明顯,應及早手術治療。目前的常規術式是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或部分切除術。術后2~3個月基本可恢復正常功能。
1、關節間隙壓痛征:受損半月板臨近部位關節間隙壓痛,陽性率高,臨床意義最大;
2、麥氏試驗:仰臥位檢查,屈髖屈膝,檢查者在伸屈膝關節的過程中對小腿施加內旋內收、外展伸直、外旋外展,內收伸直等力量,如有疼痛或彈響者為陽性。該試驗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檢查方法,近年來發現其陽性率低于關節間隙壓痛征;
3、研磨試驗(Apley試驗):俯臥位檢查,患膝屈曲90°,檢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壓并作旋轉研磨,在某一體位有痛感時為陽性,部分病例可陽性。
4、核磁共振(MR)檢查:是診斷半月板損傷的重要檢查,準確率超過90%,不僅可以確診,而且可以判定撕裂形態及范圍,指導治療、康復方案的制定。
4、關節鏡檢查:準確性最高的檢查方法,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現在只在有明確適應證時,做為治療手段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