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剛剛洗完牙齒以后,就開始變得不敢吃東西,因為每次咬東西就會覺得又酸又痛,而且牙齒軟軟的,還沒有完全恢復,剛剛洗完牙齒,短時間內可以不吃東西,但是人不吃東西會覺得饑餓,所以在兩周的時間應該要注意甜的,冷的,熱的酸的都不能吃,尤其是辣的東西最敏感,可以多吃些流食和湯湯水水。
注意事項
在洗牙后兩周,不宜食冷、熱、酸、甜等食品。
洗牙后的牙齒對冷熱會有點敏感而感到酸痛,這暫時的癥狀及原來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會消失。若酸痛癥狀一直存在可考慮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個月左右多會改善。
常見誤區
一、刷牙很認真,不需要洗牙。
有人認為每天認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這是不對的。因為菌斑的生成速度很快,在徹底清刷后的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內可達到最大量。更何況多數人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只是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牙齒的清潔,難免有些部位刷不到位,尤以牙縫處和下前牙里面為甚,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因此,成年人如果沒有洗過牙,盡早到醫院做一次潔治,而且最好半年做一次。
二、洗牙后牙齒會變白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有的人認為健康的牙齒是純白色的,就像牙膏廣告中模特的牙齒一樣。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正常牙的結構是一層較為透明的牙釉質內包含有淡黃色的牙本質,因此能夠透出部分牙本質的顏色,所以正常牙的顏色應該是略帶黃色的。特別白而沒有透明性的牙齒通常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齒表面肯定會積累一些色素,這些色素會使牙的顏色看起來更為不美觀。洗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這些色素最大程度地去掉,所以在經過完善的洗牙后,由于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牙齒會暴露其本身的顏色,即淡淡的黃色。
總體來說,洗牙后牙齒會有一定程度的變白,然而作為一種預防及治療牙周疾病的手段,洗牙使牙齒變白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患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冷光美白、美學修復等技術,更為顯著地改善牙齒的外觀。
三、多久洗一次牙
在發達國家,洗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一至兩次定期找自己的牙醫去洗牙。洗牙之后,如果發現牙周病,牙醫會及時進行口腔專業治療,以保持口腔健康。并且,牙醫會結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包括牙周組織的健康狀況、口腔衛生狀況、口腔清潔的習慣、生活習慣等等,制定出相應的復診計劃。有些患者牙周比較差,可能得兩三個月就得來醫院復查,而有些患者口腔衛生保持的比較好,可能兩三年洗一次牙也可以。
總之,一般人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是比較合適的。
四、洗牙對牙齒有損害
正確的洗牙對牙齒是沒有損害的。正常的牙齒表面是一層牙釉質,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響。拋光用的橡皮輪材質較軟,更不會對牙齒造成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