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炸又叫知了,還未長成的時候不會飛,只能爬行。都知道知了是生活在泥土中的,有的從樹根下爬出來,甚至有的還會從糞便中爬出,自身看起來也不是很干凈。試想一下,知了吃的是什么食物,又是在什么癢的環境中生活的,人如果食用的話肯定對人體不好,爬炸的頭和四肢等都有寄生蟲的存在,吃的時候一定要做熟。
爬蚱:又名金蟬、爬拉猴、爬叉、蚱蟬、杜老猴(杜了猴)、知老猴(知了猴)、蟬猴、知了龜、知了猴、老蛄蛹,素有金疙瘩、唐僧肉的美譽。
蟬的幼蟲,黃褐色或淡紅色,身上多有泥土,善爬行。潛伏在多樹的地下,靠汲取樹根的汁液生活,在夏季夜色降臨的時候,爬蚱便從松軟的土地里鉆出來,爬到樹干或草尖上蛻變為蟬。
食用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開始到8月初(產秋前后),是田間采收的最佳季節,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氣最為集中。若蟲(知了龜)在濕軟的地下用鋸齒般的一對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運動,然后樊緣樹干或棚架上準備蛻殼,第二天早晨4~6時羽化為成蟬,可利用手電筒照明,夜晚在樹下地面和樹干上覓捉,或清晨在樹上抓獲羽化的嫩成蟬。
在生產季節,將采獲的鮮活幼蟲用清水洗去泥沙,每5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內的若蟲(知了龜)淹沒,放在冰箱中冷凍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若蟲(知了龜)存放的方法,有長期存放如冷凍或腌制,冷凍時必須要用水泡著才能冷凍,相當于暫時暈了,當冰融化后它仍能爬行,若不泡在水里直接冰凍會使其死亡,眼珠變色,身體腹部發黑,就會失去營養價值。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鹽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淹放時要注意時間只能控制在兩三天內,要勤換水,否則它會死亡發臭。
食用時,可將鍋燒熱后放入適量花生油,待油滾沸后把知了龜放入鍋內,用文火煎熟,盛入盤中,上面撒上少許精細碘鹽熱吃,口感特別鮮嫩。蟬去翅以后的加工熟制方法與知了龜相同。
蟬蛻作為傳統中藥成分,具有抗菌、祛寒、鎮驚、利尿的功能。它做熟后的外殼可以是你的眼睛更潤澤,有護眼的功能。
金蟬有寄生蟲嗎
1、知了猴有農藥殘留?
有相關專家介紹,其實昆蟲比人體對毒素更敏感,一旦吸食毒素過量會致死。所以,我們捉到得活知了猴,沒問題。
2、知了猴會吸收重金屬?
知了猴等昆蟲自身對重金屬具有排斥能力,體內也不會有重金屬。而且在我們查到的資料中也顯示,在養殖知了猴的時候,對土地的要求是無污染的……
所以,這一條也是,假!
3、知了猴帶有細菌和病毒?
知了猴屬于野生昆蟲,有的昆蟲翅膀、腳上會帶寄生蟲之類的病原物質,在清洗時應去頭、去腳和翅膀,最好是用淡鹽水沖一下再晾干(如果能用鹽水泡一夜,那就再好不過了),且烹調時一定要煮熟、燒透,最好是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