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生活中比較正常的一種行為,走路是人們移動的一種表現。但是,有的人卻經常出現走路問題,例如,長期走路會導致腳底板疼痛,這其實也是身體內部健康狀況的一種表現,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才行,那么,走路腳底板疼是腎虛嗎?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
腳后跟痛與腎虛有關,中醫講,腎主骨,久立傷骨,后跟痛當然就與腎虛有關了。你所說的腎虛是中醫的范疇,西醫沒有腎虛這一說,從西醫的角度講腳后跟疼與器質性的病變關系更多,如外傷、肌腱炎、囊腫、足墊、雞眼、骨刺、痛風等等。中醫與西醫范疇不同,中醫主要講的是功能性的疾病,西醫講的更偏重于器質性的疾病,但有一點是,得了病,先不要總往中醫的虛實方面考慮,何況你是腳板,不是腳跟,先考慮西醫的器質性疾病,要是西醫的器官方面沒有毛病哪就是功能的問題了,再找找中醫。一般足底不會有大的毛病。
平時注意規律生活作息,情況嚴重的話,少走點路,堅持用熱水泡腳,也可以在鞋子里放厚點的鞋墊,減少張力。
腎虛主要靠調氣養生,可采取藥療、食療、運動方式。食療可以用山藥,芡實,蓮子,知母,梔子,枸杞,菟絲子等煲湯服用。注意飲食清淡一些,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在對癥治療,使用冰敷或者冷療,幫助減輕疼痛和炎癥.冷療法常規應用直到癥狀緩解。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常見的為跖筋膜炎,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有必要去骨科看看,讓醫生查查,單純局部病變的話可以通過中藥燙腳,按摩,局部藥物注射,小針刀等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