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泡是一種出現在皮膚表面的疾病,這種疾病或多或少都會給我們人體帶來一些疾病,并且有時還會伴隨著疼痛的這種情況,小水泡出現的部位也是比較廣泛的,其中就包括了手掌心這個地方,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出現這種情況的具體原因,那么手掌心有很多小水泡是為什么呢?
手上出現一些小水泡并且伴隨不同程度的瘙癢,后期往往還會出現脫皮,醫學上稱為“汗皰疹”。臨床表現:汗皰疹好發于夏秋季節,多對稱發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皰,皰壁緊張,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無炎癥反應,干涸后脫屑。
治療:應當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性質溫和的“玉裂康”乳膏來治療,可促進水皰吸收,減少滲出,從而減少炎癥反應,網上也容易找到,搭配送的皮膚止癢噴劑,比什么都管用。生活驗方:手上長小水泡,并且有癢的癥狀,可以用適量的白醋涂抹、泡患處。每天泡大約5分鐘左右。
只是手掌心出現小水泡,有癢的癥狀一般情況下考慮是過敏引起的濕疹,如果是小孩出現以上的癥狀并且足部皮膚及口腔中的皮膚粘膜上也有小水皰要考慮是手足口病。是屬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指導意見:如果是濕疹可以抗過敏治療,如口服氯雷他定,外用尤卓爾乳膏,如果是手足口抗病毒對癥處理,如口服抗病毒口服液,外用爐甘石洗劑等。
汗皰癥(dyshidrosis)又稱為出汗不良,為一種手掌、足跖部的水皰性疾病。本病與中醫田螺皰相類似,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記載,“初生形如豆粒,黃皰悶脹,硬痛不能著地,連生數皰,皮厚難以自破。”有人稱本病為于足蚓者。
癥狀體征1.好發于手掌、指端、手指側面,少見于手背、足底,常對稱發生。2.突然出現多數群集或散在的位于表皮深處的小皰,呈正常膚色,皰破后流出黏液性液體,數天后水皰吸收、干涸后殘留環狀鱗屑,自覺瘙癢及燒灼感,如患病時久可引起手掌皮膚干燥、脫屑、增厚。如有繼發感染時,可形成膿皰,炎癥明顯,重癥者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3.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可自愈。常與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復發作。4.多見于青少年,中年以后可減輕或自愈。
用藥治療1.內服潑尼松30mg/d,連服1周左右,效果較好,對有精神緊張者可適當選用鎮靜安神劑如谷維素、溴丙胺太林(普魯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2.局部(1)早期以干燥止癢為主,可用手足多汗藥水或3%~5%福爾馬林外涂,或用5%明礬溶液、5%醋酸鉛或醋酸鋁溶液或用復方鋅銅浸液稀釋5倍浸泡20min每天1次或隔天1次,浸泡或濕敷后外用類固醇霜或汗皰泥膏。(2)對于干燥脫屑者可用皮質類固醇霜或軟膏,如局部反復脫皮,干燥疼痛,可外用2%~5%水楊酸軟膏,10%尿素霜,或用淺層X線照射,每周1次,每次100r,共6次。3.中醫療法內服藥法宜健脾利濕,方用健脾除濕湯或除濕丸。外用蒼膚水或干葛水外洗。4.針刺療法主穴可取合谷、勞宮、魚際、間使。配穴取曲池、足三里、三陰交。上面就是對手掌心長水泡是怎么回事的介紹,出現這樣的癥狀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并且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只有對癥下藥才能使疾病得到最快的恢復,同時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在與外界接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雙手的衛生,平時多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