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經常不注意保護關節,關節長時間勞損,對關節部位損傷,再加上有一些小病小災,大家并沒有到醫院去接受治療,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關節勞損,損傷造成韌帶松弛,漸漸的骨刺會找到我們的身上,關節的部位如果出現骨刺,彎曲的過程當中出現疼痛,嚴重的會導致關節部位勞損,甚至骨質斷裂危害性非常的大,如果人們的腳后跟出現骨刺,可以通過物理療法,藥物治療,以及手術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不過手術不建議給老年人用,因為老年人的骨骼僵硬,身體的代謝功能比較差,手術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而且本身在腳跟的局部,這個部位的關節非常關鍵。
骨刺是骨骼的一種退行性變化;
系關節軟骨退變引起新生骨增生的慢性骨關節病。好發于中老年人,骨刺多發于負重關節部位,如椎體、四肢關節、跟骨等負重關節。原發性退行性骨關節病,正常軟骨是由軟骨細胞及基質構成,而基質由蛋白多糖構成的硫酸軟骨素和包埋其中的膠原纖維組成。
一、治療方法
1、運動治療:
靠著墻壁把上臂向前張開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壓著墻,當彎屈一側膝蓋往墻壁推時,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屈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后跟平貼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拉張時,保持這一姿勢10秒,然后放松、直立。這個運動每側后跟應重復20次。2、藥物治療:
足跟骨質增生癥狀顯著時常用藥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癥狀緩解,常用藥物一般就是一些消炎止痛的藥。中藥也常應用,但是骨質增生是慢性疾病,如長期使用藥物,可產生一定副作用,故宜在癥狀劇烈,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時才短期,交替使用。3、外貼治療:
皮膚外用膏貼屬中醫外用類,直接外敷,中草藥成分,有不損傷皮膚,無毒副作用,滋養脾胃的特點,目前成為大多數人首選。在中醫膏藥治療上足跟痛安康膏外用療法是最常見的。4、手術治療:
開刀手術治療也可以將足跟骨質增生切除,開刀出血量大,傷口深,需要較長的一個恢復期,有可能帶來一些并發癥,骨質增生部位附近都有很多的血管或者神經,稍有差池都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開刀手術治療需要到大醫院治療。5、微創治療
在X光機、CT以及先進的電子、光學設備的引導下,醫生只要在足跟皮膚上開不到1厘米的小口子,就可以通過特殊的儀器清楚地看到骨刺,并且可以把它放大,來進行切除。但有可能復發。
二、偏方治療方法:
1、川穹散
取川穹45克,研成細末,分裝在用薄布縫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裝藥末15克。以藥袋放在鞋里,直接與患處接觸,每次用藥1袋,每天換藥1次,3個藥袋交替使用,換下的藥袋曬干后仍可再用。
2、川烏散
外敷取生川烏30克(此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糧食酒為好)調成糊狀,晚上睡覺前用溫水將腳洗凈,把藥平攤在足跟疼痛處,外以塑料紙包好,用藥期間不作劇烈活動。每天一次,一般連續用藥2—3次。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3、鮮蒼耳
葉外敷取鮮蒼耳葉適量搗爛,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處,干后換藥,不拘次數,如有小泡發生,可按燙傷處理,傷好后繼續敷藥。
4、仙人掌外敷
取仙人掌適量,將兩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開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處,外用膠布固定,敷12小時后再換另半片。冬天可將剖開的一面放在熱鍋內烘3—4分鐘,待烘熱后敷于患處,一般于晚上貼敷。在治療期間穿布鞋為宜,適當活動,使氣血經脈暢通。
5、夏枯草熏洗
取夏枯草50克,放入食醋1000毫升內浸泡24小時,然后煮沸15分鐘,先熏洗患處20分鐘,每日1-3次,每劑可用2天。